外媒:中國國企改革 大規模私有化可能性很小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外媒稱,就在最近的官方資料顯示經濟繼續放緩之際,中國公佈了人們期待已久的改革臃腫的國有企業部門的指導意見。

據德新社9月13日報導,中國發佈了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方針,目標是讓國有企業成為完全獨立的市場實體。新華社13日報導,這份指導檔要求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善國有資產管理,防止侵吞國有資產。

這份20頁的指導檔由中共中央與國務院於8月24日聯合印發。文件說:“國有企業改革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堅持……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中國國企主導著電信、船運、證券、銀行與油氣行業。中國政府最近宣佈了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措施,同時出手干預金融市場,以阻止股價下滑。中國經濟去年增長了7.3%,這是24年來的最低增速。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13日報導,中國印發有關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鋼鐵業、石油業等國企將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國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下一步國企改革定下框架。從總體要求、分類推進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管理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提出國企改革目標和舉措。報導稱,有分析人士說,這次的指導意見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框架內所做的頂層設計。國企改革涉及龐大的利益格局調整,也關乎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13日報導,新華社說:“指導意見提出主要目標,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企業應該更加市場化、現代化,要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報導稱,國務院說,國有企業應被劃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國家將促進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深入融合。政府要“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但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大規模私有化的可能性很小。

澳新銀行的分析師上周提出,這一輪國企改革可能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改變格局的因素”,但“國有企業改革仍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政府放棄對國有企業尤其是那些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部門的嚴格控制和參與是不可能的”。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說,雖然政府提出的國有企業改革在原則上可能很好,但解決中國經濟失衡的關鍵是保證資本的更好分配。他解釋說:“中國需要做的是將財富從國家轉移到家庭。但是,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這意味著要從那些在過去20、30年受益匪淺的人手中拿走資源。”

佩蒂斯說,北京“應盡一切可能”來維護自己的信譽。但他也說,投資者也必須接受,改革將會產生成本。他說:“在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在經濟不明顯放緩的情況下就解決這些問題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