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为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
【亞太日報訊】隨著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電力,01816.HK)12月10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亞洲第一家純核電資產的上市公司即將誕生。資本市場對中廣核電力的追逐,成為香港市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11月24日,中廣核電力在香港香格里拉大酒店開啟了上市路演,包括集團董事長賀禹在內的四位公司高管與持票入場的投資者見面交流。對於很多週邊投資者及小型基金,這場投資者午餐會的入場資格一票難求。
“每位入場者都要查票進入,挨個登記,好久沒見過查得這麼嚴的路演了。一位進入該路演現場的投資者向財新記者透露。
根據中廣核電力的招股書,公司計畫發行88.25億股股份,招股價每股在2.43-2.78港元之間。以此計算,募資金額最高可達245.34億港元。此外,公司還可以授予簿記管理人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權。全部行使超額配售權後,融資金額可達到282.14億港元。
中廣核電力上市已醞釀多時,現在上市恍若天賜良機。其融資體量、央企背景及新能源概念,從未像現在這樣受到香港資本市場的歡迎。中廣核電力此前已經兩次上調募集金額,由最初的10億美元上調至20億美元,而目前公佈的集資金額已超過30億美元。
投資者相信,在中國目前鼓勵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停滯多年的新建核電項目即將重新啟動核准,一場核電運動即將開場。
新股“凍資王
“中廣核電力的IPO火熱得不得了,多家機構都在爭當基石投資者。一名接近交易人士向記者說道。
由於中廣核電力的獨特業務頗具吸引力,目前公司已鎖定總發行股份的40%配售給18家中外基石投資者,大型國企、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紛紛為中廣核電力此次上市“保駕護航,其中包括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國開行、中國信達、中國人壽、香港中電集團、高瓴資本、奧氏資本、惠理基金等。這些基石投資者認購後將進入半年鎖定期,其間不可以賣出中廣核股票。
中廣核電力國際配售剛進入第三天,市場上即已爆出超額7倍的消息。而一位元接近交易人士在香港路演媒體會上向財新記者透露,“超額倍數其實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
國際配售完成後,香港本地散戶的瘋狂認購更把中廣核電力IPO推向最後高潮。12月3日公開招股截止後,香港有媒體匯總了本地各大券商散戶申購情況,報導指出,中廣核電力獲得了超過13萬份新股申購申請,公開發售超購逾286倍,總計凍結超過3500億港元的申購資金,成為新股四年來“凍資王。
目前中廣核集團的三大業務板塊中的兩個已赴港上市,鈾礦資源資產——中廣核礦業(01164.HK)早在2003年8月就已在香港掛牌。自今年9月中旬,中廣核集團旗下的清潔能源平臺——中廣核美亞(01811.HK)完成上市後,香港資本市場就已經展現出對“中廣核概念的熱捧。中廣核美亞的IPO共獲得556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約996億港元,是港股今年凍結資金第二位高的股票。投資者在此後更緊盯中廣核電力的上市步伐,四處“拿貨。
若以上限定價,中廣核電力市值將達1226億港元,有望成為香港今年最大新股,並躋身年內全球前五大IPO。
在彭博行業研究高級分析師約瑟夫•賈克貝裡(Joseph Jacobelli)看來,中廣核電力的盤子足夠大,流通股的占比較為可觀(約20%),是吸引投資者將其放在投資組合當中的原因。而另一方面,若能達到上限發行價,基於中廣核電力2014年淨利潤的預測水準,其市盈率(P/E)為17.8倍,市淨率(P/B)則預計達2.01倍,這兩項指標都高於亞太地區上市電力公司12.1倍和1.3倍的均值。此外,核電項目的穩定現金流和收益率以及純核電資產的特殊性,都幫助中廣核電力具備了熱門新股的諸多要素。
重啟核電一步之遙
中廣核電力成立於今年3月,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對核電業務重組改制而成。其在招股書中稱,截至今年6月,公司共運營和管理11台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11624兆瓦。中廣核電力所占權益裝機容量達9416兆瓦,占中國在運核電機組總數的一半,總裝機容量占中國核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的59.3%。上市之後,中廣核還將繼續給上市公司注入權益裝機資產。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核能發電企業,中廣核電力將受益於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政策、提升清潔能源占比的驅動。尤其是在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逐漸減弱的情況下,為了完成已出臺的核電規劃目標,陷於停滯狀態的新建核電專案審批有望在明年重啟。而中廣核和中核今年啟動上市計畫,也有利於推動核電專案管理的透明度和增強安全監管力度。
2013年,全球核電比例占發電量的11.3%,而中國核電發電比例僅占2.1%,未來開掘的空間廣闊。來自中國電力聯合會的資料顯示,國內核電發電量比例在2001年時僅有1.18%。
根據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環保部聯合發佈的《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到2015年的在運營核電裝機容量要達到40吉瓦(等於4萬兆瓦),在建容量目標為18吉瓦,並力爭在2017年年底實現50吉瓦的運營核電裝機容量和30吉瓦的在建裝機。然而截至2013年底,國內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數只有17台,總裝機14.83吉瓦,在建容量為31.6吉瓦,距離規劃目標還有一定缺口。
越來越嚴酷的環保壓力,給資本火熱追逐的核電又添了一把柴。根據中美兩國在今年11月APEC會議尾聲簽訂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計畫到2030年前後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並計畫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減排任務艱巨,重啟核電的預期繼續提升。
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6月下發的《關於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也無形中給了中廣核正面支持。2013年前投入運營的核電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照一個機組一個價格的原則根據固定成本和經營成本定價。2013年1月1日後投入運營的核電機組,則給定了0.43元/千瓦時的標杆上網電價。這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對於中廣核未來盈利增長的信心——要知道2011年至2014年一季度,中廣核核電機組實現的平均上網電價只有0.367元-0.369元/千瓦時,比標杆電價低了7分多錢。
什麼在支撐投資信心
雖然存在安全性風險和建設週期長的問題,核電相比傳統煤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勢更大,包括更穩定的現金流、可觀的回報率和不斷拉升的投資預期。在國內,僅有三家獨立發電企業具備資格運行核電專案,即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廣核集團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具有很高的准入壁壘,核電站運營牌照和項目審批具有稀缺性,屬於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
中廣核一位元管理層人士告訴記者,從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開始,選擇確定廠址到建成甚至需要20年的時間,每年用於選廠址和啟動建設之前的廠址維護成本,就需要花費數千萬元。專案進入建設期後會有更大開支,照目前在運營和新建擴建核電站每站2-4台機組的數量,單個機組的造價約為100億-200億元。而且隨著第三代核電機組在新建項目應用得越來越多,成本還會進一步攀升。
中廣核披露,此次融資有50%將用於收購臺山核電另外41%的股權,27.5%投入在建核電站,10%用於開拓海外市場及提升其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僅有7.5%的募集資金用於償還債務及補充營運資金。
上述中廣核管理層人士認為,資金的用途更多是支撐專案的後續發展而不是償債,主要是中廣核還有十幾台機組在建,需要補充大量資本金。但就單個項目融資而言,亦沒有越過國資委75%的資產負債率紅線。
中廣核電力財務總監岳林康表示了對債務水準的信心——負債率目前保持在70%以下。據他介紹,中廣核核電站的建設資金約由20%的資本金和80%的銀行貸款組成;銀行貸款主要是長期貸款協議,占到總債務的70%。他表示,從債務結構來看,中廣核電力有三分之二的債務屬長期,短期貸款的比例很低,一年以內的債務只占到10%,短期償債風險很小。
據中銀國際預測,核電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為20%,中國電力行業的平均內部回報率為15%,火電廠為18%,豐厚的回報促使國內發電集團亦有投資於該領域的積極性。
核電項目內部收益率強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高於其他發電源的利用小時數。儘管專案籌建週期長、投資量大,但因核電屬於基載電源,不大可能因為電力需求的變化而調整負荷,故一經投產就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回報。
考慮到核電反應堆的安全問題和核燃料使用的效率問題,除了停機檢修的時間,要求核電機組24小時穩定運行,每年運行小時數達到7700-7900小時。而燃煤電站要根據電量調峰的需要安排運行小時數,每年並網小時數約為5000小時,風電和光伏的利用小時數更低,分別約為2000小時和1500小時。
從成本結構上看,中廣核電力2013年核材料成本占營業收入的15.3%,折舊成本占12.9%。岳林康表示,近年中廣核電力的淨利潤率保持在30%左右,內部收益率約為15%,公司的權益回報率也保持在20%水準上。
“雖然國際市場上的核燃料價格波動還是比較大,但因中廣核的核燃料成本占總收入的15%,比例較低,而且絕大多數核燃料的採購價格都是用長期合同鎖定,短期的價格和市場波動對經營成本的影響很小,這也是財務盈利能力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岳林康稱。
市場容量的挑戰
中廣核電力此次募集資金的一半將用於收購目前集團旗下的臺山核電站,並擁有其51%的控股權。
臺山核電站一期工程是由中廣核及法國阿海琺集團合資建設兩台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的三代EPR核電機組,其中一號機組預計將於2015年底並網發電。一旦建成,臺山核電站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座使用三代核電技術、並成功建成的發電機組。
摩根士坦利研究報告對該項目作出的風險提示指出,由於世界範圍內對三代核發電技術的經驗不足,可能導致項目途中成本超支並出現工程延期。另一座在芬蘭建設的三代核發電機組已經面臨類似困境。
奧爾基洛托三號核電站位於芬蘭西南海岸奧爾基洛托,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EPR技術建造的核電專案。該項目2005年獲得批准修建,但此後一波三折,工期一拖再拖。原定於2010年裝機發電的核電項目,彼時由於福島核電事故而中途擱置,重新審查。而該專案承建商——世界最大核能工業公司法國阿海琺集團於2014年宣佈完成工期延長至2018年,並指出工程由於缺少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地基混凝土及反應堆壓力槽製造方面沒有達標,因而將工程延期四年,建設成本也從33億歐元驟升至85億歐元。
摩根士坦利的研究報告還指出,中國東部省份電力需求供過於求,可能成為中廣核面臨的另一大風險因素。由於中國的重工業重心正在由東部向西部轉移,東部沿海省份的電力需求將逐漸縮減,而中廣核在廣東、福建及遼寧沿海未來建設的核電專案,最終可能加劇供過於求的局面。
雖然東部逐年遞減的用電需求所導致的結果之一是火電廠的利用小時數下降,並代之以核電的有利契機,但火電站往往由地方政府把控,迅速關停很可能面臨地方政治壓力及國有企業的利益衝突,這樣一來電力需求減少的負擔最終將由火電站和核電站一同承擔。
這種供過於求的局面未來幾年內可能在廣東省尤為突出。南方電網所覆蓋的五個省份中,只有廣東省是電力輸入省份,廣西、雲南等省區均擁有豐富的水電及火電資源,是電力輸出的主力軍。
資料顯示,2013年電力輸入消化了南方電網25%的用電需求,其中主要需求來自廣東省。而中國政府還計畫在2017年之前對廣東省增加5吉瓦(5000兆瓦)電力輸送。目前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全世界核能產能密度最高的地區。廣東的電力需求是否已經飽和,繼續建設核電專案是否還有必要,這是中廣核將面臨的風險因素。(財新《新世紀》楊剛 黃凱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