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女ChinaJoy還看啥

text

嘈雜的音浪、熙攘的人群,一年一度的ChinaJoy(下稱“CJ),這份熱鬧總會如期上演。

昨日,第十二屆CJ正式拉開帷幕。資料顯示,開展首日入場總人次為62948,比去年同期增長14773人次,增幅為30.7%,創歷屆CJ開展首日入場人次之最。

而Showgirl絕對是每年CJ上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也是各大遊戲廠商攫取眼球的重要法寶。CJ首日,當幾輛大巴車載著中國手游集團爭相鬥豔的100多個Showgirl抵達場館時,場面非常轟動。

如今,CJ已走過十個年頭。十年來,這裡仍然是遊戲宅男的“天堂和Showgirl爭奇鬥豔的“T台;十年來,隨著各種資本和並購的瘋狂介入,這裡已從動漫、遊戲角色Cosplay的主戰場升級為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主戰場。

西山居的新征程

西山居CEO鄒濤在今年CJ的主題演講上,停頓了幾秒。

停頓的幾秒鐘裡,鄒濤腦海中閃過、卻沒說出口的話是:“在過去的七八年裡,我在這裡送走了很多老人,也迎來了很多新人,不知道再過七八年後,有多少坐在這裡的人還在上面講?

或許是看著興致勃勃的觀眾,鄒濤在現場沒好意思把這些話說出口。“手游繁華的背後是什麼?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只給出了問題,卻沒有給出答案。

可以看到的是,七八年前,來CJ的是雷軍、池宇峰、丁磊、馬化騰等一批業界大佬,而現在,這裡已經成了手遊的天下,既有遊戲老兵西山居面臨轉型,也有打破騰訊神話的新兵卡牌遊戲《刀塔傳奇》,還有從電影打入手游的華誼。

“去年西山居CJ展臺花了300萬,今年是500萬。鄒濤告訴本報記者。今年西山居展臺總面積將近1000平方米,同時容納近千名玩家參觀。作為西山居正式進入手游領域並集中爆發的一年,西山居展臺全部圍繞旗下手遊產品展開。

從巨額投入,一定程度上可見這家20年的老牌網遊,對於手遊轉型是多麼迫切。

而回想起一年前的CJ,讓鄒濤感觸頗深。

“去年我來了,但沒說話。因為沒什麼可說的,每年講端遊,別人都不愛聽了,去年大家都在談手遊。他對記者說。

作為國內擁有20年歷史的老牌遊戲開發商,西山居的手遊轉型似乎比想像中緩慢。

“這就像原先我們是木匠,現在要變鐵匠。以前哪怕木匠水準跟魯班一樣高超,都沒有用,你現在要打鐵,先要清零。包括我自己,一年花五六十萬玩手遊,也給下面的人撥費用,讓他們去玩手遊,這叫做洗腦,這是從木匠轉鐵匠,不能按照做木匠活去打鐵,這肯定不行。鄒濤說。

西山居早在2011年就佈局移動遊戲,投入資金累計過億。從木匠到鐵匠,鄒濤帶領西山居轉型了三年。今年的CJ是西山居移動遊戲佈局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對外展示,接受玩家的初步檢驗。

“新兵華誼

熱鬧無比的CJ上,有一個人的出現,讓業界大呼意外。

作為民營影視公司龍頭華誼兄弟(300027.SZ)的董事長,在數月前的上海電影節上並沒有公開露面的王中軍,這一次選擇現身CJ的開幕式。

“華誼兄弟實際上給大家的印象和標籤還是一個影視娛樂的公司,我是第一次來參加CJ的活動,(在這個領域)我們屬於是新兵。王中軍說。

而這背後,通過一系列資本操作,王中軍已經將老牌娛樂公司華誼跨界打造成了一個“非典型性的遊戲廠商。

2009年,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後即開始著手完善全娛樂產業鏈佈局;2010年,華誼兄弟通過入股掌趣科技涉足手機遊戲行業;2013年,華誼兄弟以6.7億元收購廣州銀漢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銀漢遊戲出品的《時空獵人》是國內首款月流水過億的手機遊戲;去年11月推出的《神魔》也已實現超5000萬的月流水,僅2014年上半年銀漢遊戲已完成8億流水。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華誼兄弟與銀漢遊戲在最重量級的N3展館佔據一席之地,成為該館唯一的手游廠商,在端游唱主角的CJ上,與騰訊、網易等巨頭展館比鄰,頗具“顛覆感。

在王中軍看來,無論是從資本收購還是遊戲與影視IP的打通方面都具備巨大的想像空間。利用影視IP來做泛娛樂產業,是華誼現在做的事情。而手遊的IP走入華誼電影,是王中軍最為期待的事情。

事實上,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如何打通遊戲與電影邊界,嘗試電影與遊戲的智慧財產權深度互動,已經成為當下影視和遊戲企業的重頭戲。

觸控背水一戰

和仍然在手遊領域等待玩家檢驗的西山居相比,憑藉“國民遊戲《捕魚達人》一戰成名的觸控科技,似乎更希望在“非遊戲領域證明自己,再度衝擊納斯達克。

3年前,觸控科技CEO陳昊芝還是在37~38攝氏度的高溫下排隊買票進入CJ會場。而去年,觸控科技已經是CJ的頂級贊助商也是最大參展商之一了。觸控科技這種原生於移動互聯網遊戲市場的快速發展,也許是行業發展速度的一個縮影。

但從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時間,觸控卻歷經波折。

今年4月,觸控科技首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擬最高融資1.5億美元。在觸控科技的資本“故事中,除了遊戲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其Cocos遊戲引擎的價值,以及由此延伸搭建的手遊生態系統。

但由於估值低、平臺價值不被認可,這導致觸控科技今年5月上市折戟。

陳昊芝在內部信中抱怨,觸控科技目前上市只能被認定為純遊戲公司,按5.4億美元的定價上市,但實際上,觸控科技除了手遊業務還有引擎及開發者平臺的業務,因此,觸控科技決定暫緩上市。

特別是,觸控的引擎及開發者平臺的業務需要持續投入成本,部分成本對沖了遊戲業務的利潤;但又因為觸控目前基於引擎的平臺化還沒有實際收入體現,所以無論2014年還是2015年都無法計入平臺收入作為財務預測,這讓觸控科技非常難受。

而現在,觸控開始針對上述“煩惱,尋找對策。

觸控科技在CJ打出兩張牌:廣告平臺和開發者平臺。

“在未來三到五年,移動廣告會遠超過移動遊戲的增長速度。陳昊芝在CJ上如是說。

陳昊芝介紹,今年3月觸控科技宣佈建立廣告平臺,開始對廣告業務的跨界探索。這一平臺以觸控自身遊戲廣告主資源、流量資源和產品技術體系等,以獨立運營方式運作。

而針對觸控長期處於大規模投入期且面臨變現難題的Cocos引擎,觸控開發者平臺則在CJ上推出Cocos Play工具。

“今天手遊市場最大的成本是流量來源成本,包括我們合作非常緊密的,比如說像360平臺還是發行商平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壓力,那就是流量從點擊到下載,從下載到安裝的問題。陳昊芝坦言,而推出Cocos Play,目標是大幅提升流量支持轉化效率,幫助生態圈的生產者獲取更大的效益分成。

廣告平臺和開發者平臺的同時發力,是否能讓觸控的新故事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仍有待時間的檢驗。但對陳昊芝來說,現在已是“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