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澳門聯手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國家旅遊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日簽署了《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促進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聯合工作委員會的協議》。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獲得機制化保障,相關頂層設計、長遠規劃、政策措施、重大事項實踐將全面鋪開。

“建設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中央政府確定的戰略目標。”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說,“十二五”以來,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國領導人在澳門回歸十五週年慶祝活動上再次強調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功能定位,為旅遊界開展相關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李金早表示,成立兩地聯合工作委員會,將從創新機制上為促進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提供內生動力。

據悉,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機制化明確的首要目標,就是以橫琴新區建設為機遇,推進粵澳區域旅遊合作一體化,協調實施粵澳遊艇自由行等便利化措施,逐步推進粵閩港澳臺旅遊圈合作,為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拓展發展空間。

“由於澳門地域比較狹小,澳門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必須考慮與粵港協同發展、一體化發展,並在協同中發揮和提升澳門自身的核心優勢。”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石培華教授說,橫琴島開發和澳門-橫琴一體化發展至關重要,這是拓展澳門發展空間、優化提升澳門功能、打造旅遊休閒新載體的關鍵。

橫琴島與澳門一水相隔,面積106.46平方公里,是澳門現有面積的3倍。國務院批准實施《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要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

澳門經濟建設協進會理事長楊道匡表示,從《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到《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都可以看到在粵澳合作大局中,珠澳合作和橫琴開發建設是重要載體,而旅遊合作則是區域產業合作的優先切入點。

“澳門旅遊休閒客源,一直以內地和周邊為主。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應堅持以兩岸四地為客源重點,將其作為戰略性基礎市場進行開發和培育,並把亞洲其他國家和洲際市場作為新的市場增長點,不斷加大開發力度。”石培華說,還要積極發揮澳門作為葡語國家服務平臺的作用,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帶建設,進一步豐富內地、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在旅遊領域的合作內涵。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不能影響當地人生活。“澳門要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不能以本地人不再有休閒為代價。”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數百年來積澱下的澳門生活,應當珍惜。

據世界銀行報告,2013年澳門人均生產總值超越瑞士,達到91376美元。澳門回歸祖國後,經濟增長557%。世界旅遊組織統計,2013年澳門旅客總消費516億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五。

“旅遊業對澳門的重要性無可置疑,但如何取得平衡,把澳門建設成宜居、宜遊之地,不單是政府也是業界和社會共同努力的方向。”澳門旅遊學院院長黃竹君說,旅客增加對資源空間分配構成挑戰,處理不當容易激發居民和遊客矛盾。

李金早指出,一方面要基於當前澳門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發揮旅遊業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澳門的現實條件,把握好遊客增長和當地居民生活間的平衡。

業內人士強調,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也將為澳門打開過於狹小的生活空間。澳門目前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達到209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的城市。

今年珠海市政府主動提出,在橫琴鄰近澳門地段,由珠海與澳門合作建設“橫琴新街坊”,計劃在這個新社區與澳門社會民生事務對接,讓澳門居民在此居住、生活,享受教育及養老,以此舒緩澳門人口密度過高的壓力。

“澳門地方狹小,要建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就要深化粵澳合作,全面參與橫琴大開發,獲得更大發展平臺,走出一條突圍之路。”石培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