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逝世,曾以诗歌打动9·11后的美国社会

界面新闻

text

据波兰媒体报道,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昨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因病逝世,享年75岁。扎加耶夫斯基的朋友、中国诗人黄礼孩证实了这一消息。黄礼孩在社交网络上提到,“大概是2月初的时候,老扎打了疫苗,7天后得急性胰腺炎,进了ICU,后来又在医院感染新冠。”重重病情加身,诗人最终没能挺过来。

扎加耶夫斯基是当今波兰极具国际影响的文学家,他1945年出生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彼时二战欧洲战场刚刚落下帷幕,虽然扎加耶夫斯基没有直面战争的经历,却免不了在战争的暗影下成长。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成为了诗人早期创作的重要主题。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扎加耶夫斯基积极投身于波兰“新浪潮”诗歌运动,作为主要理论阐述者和代表诗人闻名。在扎加耶夫斯基和科恩豪塞尔合写的论文《未被呈现的世界》里,他们直指当代诗歌和小说逃避现实、缺乏探索当代问题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勇气。他们希望通过这场运动,恢复诗歌讲真话的权利,重提诗人独立思想的天职。

1982年,扎加耶夫斯基移居巴黎,在当地,他迅速融入波兰移民的知识分子圈子,参与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关于这场“流亡”,扎加耶夫斯基一再解释是出于“个人原因”。但诗人、翻译家高兴认为,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流亡”的意义仍然是确切的:“区别于大多数的流亡者,扎加耶夫斯基的‘流亡’更是一种自我流放,一种自觉选择。”后来,扎加耶夫斯基往来于巴黎和美国之间,先后执教于休斯敦和芝加哥大学,直到2002年才返回波兰,定居克拉科夫。

2001年“9·11事件”发生前,扎加耶夫斯基曾向《纽约客》杂志投稿一批诗作,其中就包括后来在美国引起轰动的《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尽管这首诗本身与“9·11事件”无关,但诗歌中对家园遭到毁坏后氛围的描绘和对希望的寻觅,却实实在在切中了美国人在“9·11事件”后悲痛不安的心理,这也使得扎加耶夫斯基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对此,苏珊·桑塔格评价道:“这里虽然有痛苦,但平静总能不断地降临。这里有鄙视,但博爱的钟声迟早总会敲响。这里也有绝望,但慰藉的到来同样势不可挡。”

《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著 李以亮 译

花城出版社 2017-11

自1970年代发表作品至今,扎加耶夫斯基已出版《画布》《炽烈的土地》《神秘学入门》《无止境》等十余部诗集,以及散文集《两座城市》《另一种美》《捍卫热情》等,其中《另一种美》与《无止境》已由花城出版社推出中译本。扎加耶夫斯基还曾获得特朗斯特罗姆奖、米沃什奖、欧洲诗人奖等多项权威大奖,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2014年,他曾短暂造访中国,前往广州接受由黄礼孩创办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在扎加耶夫斯基看来,写作的任务就是积极地寻找新的道路和新的生命。去年,他的诗集《无形之手》和《永恒的敌人》在中国出版。这两部诗集收录了扎加耶夫斯基在进入21世纪后前十年间创作的新诗,从中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扎加耶夫斯基在中年后的诗风也发生了变化。在《永恒的敌人》中,扎加耶夫斯基怀着某种自我意识重新审视了同胞切斯瓦夫·米沃什的抒情、他描绘的二战前的波兰,以及米沃什式的悲悯、信仰与怀疑的混合。这部诗集再次探索了那些曾经定义他诗人生涯的主题——对地域、语言和历史的动人沉思。而《无形之手》除了延续扎加耶夫斯基以往惯常的诗歌主题之外,更偏爱诉说往事,也更显个人化。在诗中,他多次写到了死亡,还有不少是对童年、家庭、早年生活的回忆。

如扎加耶夫斯基所愿,他的诗歌“更属于世界文化,而不是政治”,而且“开始带有更多的哲学思辨,融入了更多现代手法,变得更成熟”。不变的是,“记忆”依然是他作品中重要的主题,无论是对童年和家庭的回忆,还是对地域、语言和历史的反思。诗人的声音也延续了一贯的平静、温和,在伤感的基调下依然充满慰藉的力量。正如他在《雨中的天线》一诗中所写:“诗是隐藏绝望的欢乐。但在绝望下面——有更多的欢乐。”

《无形之手》与《永恒的敌人》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著 李以亮 译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