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報道,中國是蘋果公司銷售額最大的市場之一,也是蘋果業績增長的主引擎。然而新款蘋果手機在中國大陸的發售將不得不等一等了。此事凸顯出這家科技巨頭調整在華業務策略時所面臨的困難。
蘋果公司週二發佈了新一代iPhone 6和6 Plus,較前代產品配備了更大尺寸屏幕。蘋果公司表示,新款智能手機將於9月19日在美國以及亞洲、歐洲的部分市場發售,但中國大陸並未列在產品首發地區中。
這與此前iPhone 5S發售時的情況不同。去年5S通過中國主要通訊運營商在中國大陸發售,與美國同步。《華爾街日報》稱蘋果公司駐北京的發言人拒絕就延後發佈時間的原因置評。她表示,蘋果將中國視為一個關鍵市場,並正在努力讓新款iPhone儘快登陸中國。
另外,據香港《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由於所有內地的手機都必須有入網許可證才可發售,估計這次是蘋果公司仍未取得iPhone6及iPhone 6 Plus的入網許可證,讓內地電訊商被踢除於首發名單中。該名消息人士又指,預計一周之後,蘋果可望取得入網許可,屆時兩大制式TD-LTE和FDD-LTE都可使用。
分析師稱,鑒於蘋果的品牌效應,加之更大的屏幕對中國客戶很有吸引力,新iPhone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時間有所推遲可能不會影響銷售表現。在截至6月28日的第三財季,包括香港和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為蘋果公司帶來了59.4億美元的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8%,在總收入中所占比例約為16%。美國市場為蘋果公司帶來的收入為145.8億美元,歐洲帶來收入80.9億美元。
Gartner分析師沈哲怡(Sandy Shen)表示,蘋果公司開始階段可能會面臨供貨有限的問題,同時或許需要時間在中國實現iPhone新的電子錢包功能的使用。
其他分析師推測,新iPhone在中國內地上市時間推遲或許是因為中國的移動運營商近期削減手機補貼,從而可能導致需求不那麼強勁。
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三星電子正加快速度推出更大螢幕的產品,而中國的消費者比較喜歡用大螢幕來觀看視頻或是玩遊戲。來自小米(Xiaomi Inc.)和聯想(Lenovo Group Ltd.)等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也在加劇,這些企業生產的手機價廉物美。
此外,外界對蘋果供應商中存在的用工問題也越來越關注,同時該公司的保修政策以及其產品的定位追蹤功能也遭到政府背景媒體的批評,中國中央電視臺稱定位追蹤功能會構成安全威脅。蘋果公司已表示,其密切關注供應商中的用工情況,並為保修政策致歉。該公司還稱,並未追蹤使用者位置資訊。
不過,在拓展銷售管道之後,蘋果這家美國公司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份額已經有所提升。去年12月,蘋果達成協議,開始通過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China Mobile Ltd.)銷售手機。根據IDC的資料,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所占份額已經從去年同期的4.9%升至6.5%,成為排名第六的智能手機製造商。
IDC駐北京的分析師霍錦潔(Kitty Fok)說,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該國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力繼續增大,而且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在中國的發貨量增速相對保持快速增長。
過去,蘋果受到顧客指責,稱其在中國發佈新產品的速度緩慢,這一現象已經導致iPhone灰色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大陸的人士往往會從其他地方購買iPhone,比如香港。
香港的零售商說,他們預計這一延遲可能會再度引發灰色市場需求。
在香港旺角經營一家智慧手機店的Lo Lau說:“我們發現大陸顧客對iPhone 6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他說,他預計iPhone的灰色市場銷售將因為大陸延遲發售而大漲20%至30%。
在新浪微博,蘋果的新產品週三一度成為最熱聊話題。知名科技行銷專家王冠雄寫道:“5.5寸大屏iPhone6 Plus將秒殺一切大屏安卓機,成為新一代土豪金。
而對很多用戶來說,發佈會最引人注目的因素是蘋果公司中國大陸官網對新手機宣傳口號“Bigger than Bigger的翻譯。中國大陸官網將這句話翻譯成“比更大還更大。很多人說這聽起來很奇怪。一位微博用戶說,蘋果公司連一個受過基本教育的翻譯都請不起嗎?
有一些人給出了自己的翻譯版本,包括“真你媽大、“簡直大、“你說不大,就是不客觀。一位用戶挖苦蘋果公司繼三星電子之後發佈更大屏幕手機,建議翻譯為“比三星還三星。
蘋果公司中國大陸官網還沒有公佈新產品價格,但在香港官網上,16G iPhone 6的標價是5,588港元(約合721美元),16G iPhone 6 Plus的標價為6,388港元。這明顯高於三星Galaxy S5的售價,後者在中國大陸的售價一般低於人民幣4,000元(約合652美元);中國小米公司生產的米4售價約人民幣2,000元。
一條熱門微博寫到,不買iPhone 6的三個原因,附圖上是三個大字“窮窮窮。
蘋果公司發言人拒絕就上述情況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