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签新《爱丽舍宫条约》,“法德轴心”重趋活跃?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孙海潮

1963年1月22日,时任法德领导人戴高乐将军和阿登纳总理,在法国总统府签署法德合作条约,史称《爱丽舍宫条约》。德国彻底清算纳粹罪行和誓不发动战争,同意与法国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构成法德和解的政治基础。法国的欧洲政治领袖地位由此确立,德国心甘情愿地追随法国并为欧洲建设做出经济贡献,法德轴心进而发展为“欧洲支柱”。欧盟成为囊括28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跨国家机构,拥有议会、宪法、法院和中央银行及所有行政部门,皆由《爱丽舍宫条约》起步。德国藉此走出战败国阴影走上国际舞台并发挥作用,法国得以依托欧洲建设成为世界性大国。

世界各国之间,尚没有哪两个国家的联系和融合之深如法国与德国者。两国已无实际边界,可以召开联合内阁会议,可以召开联合议会大会,从防务到文化教育交往基本上成为一体,两国驻蒙古等国使馆合署办公,多个驻外使馆的领事与文化部门合并。《爱丽舍宫条约》使两国获益良多,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都不为过。

在《爱丽舍宫条约》签署55年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法国,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爱丽舍宫条约》对两国、欧洲及世界的重要性,重申法德基于“爱丽舍宫精神”深化两国间合作的决心,在事关欧洲和国际重大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应对今后数十年的政经社会科技等诸多挑战,建立一个繁荣、有竞争力、强大统一民主的欧盟。法德将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深化在外交、防务、安全、情报、发展、国际反恐、危机处理、发展援助诸方面的合作,还将在气候保护、能源、汽车、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联合出台有关政策和提出倡议,共同捍卫全球化进程。为此,法德决定在2018年内签署第二个《爱丽舍宫条约》,以使两国的合作适应新的全球形势需要。

冷战结束使德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经济持续向好,影响力不断扩大,法国则在各方面逐渐处于下风,欧盟的政治与经济领导权都归于德国。奥巴马离任前专程赶往欧洲,在德国总理府召开德法英意西等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峰会,当面要默克尔担负起捍卫西方价值观的重任,颇有“托孤”之意。此时的德国已俨然成为西方盟主,默克尔成为西方“领路人”。特朗普上台后,默克尔批评声最高,言辞最烈,行动最为坚决,皆源于此。特朗普回称“德国最坏了”。殊不知“福兮祸所倚”,“飘飘然”的德国在欧盟“一国独大”招致不满,特别在吸收中东难民问题上的轻率和“强行分配”成为众矢之的,欧洲民粹主义上升和极右派得势与此有极大关系,反欧浪潮持续高涨。英国脱欧的导火线便是难民问题。2017年法国大选关乎欧盟前途,国际社会寄予极大关注,原因无他。

马克龙当选为危急之中的欧盟注入了活力,甚至可以说是在某种意义上挽救了欧盟。马克龙以复兴法国和重塑欧盟为竞选口号,当选后实行“革命性改革”。马克龙拥有稳定的议会多数,经济恢复性增长,民意提升,与普京和特朗普都保持有较好的个人关系,先后接待两人访法,使法国重新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活力和独特作用,是西方国家中行政力和执行力最强的领导人。相较之下,默克尔因立法选举“惨胜”而得以继续执政,却因组阁困难而举步维艰。“牙买加组合”失败后再度谋求“大联合政府”,求助于马克龙说服社民党与之联合。默克尔由颐指气使转为向马克龙求助。世事变化,白云苍狗,转瞬之间的事。

英国脱欧后,法国成为欧盟唯一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国家,地位骤然间提升不少。法国希望伦敦金融城转移至巴黎,已获英国首肯,无形中又提高了马克龙的身价。马克龙在默克尔访法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法德将在今后几个月内就欧盟改革提出具体设想,默克尔予以低调附和。法国要求提升欧盟决策力并提出包含所有方面的改革计划,特别是改革欧元区,设立共同财政政策等,都是德国具有严重保留的领域。默克尔现处于弱势,急需马克龙帮助组成大联合政府,先原则答应下来,至于以后怎么办,以后再说。大有“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意思。

可以预言,新《爱丽舍宫条约》将在法国的主导下制定。法德两国业已存在的各方面关系将进一步深化,欧盟中的“法德轴心”重趋活跃。虽然两国争夺欧盟领导权的斗争还将存在,但在法国地位上升的情势下,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明显收敛已显而易见。不然,第二个法德友好与合作条约就应以德国总统府命名为《贝尔维尤宫条约》或以德国总理府命名为《白色大厦条约》,而不应仍叫《爱丽舍宫条约》了。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