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评蓬佩奥演讲:一场“执政垃圾时间的表演秀” 中美“新冷战”不会发生

text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范凌志 白云怡 谭福榕 刘欣 杨升】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3日在加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声称“中国对美国和整个自由世界是威胁”“美国与中国交往的传统方式已经失败”。该演讲被外界认为是美国下一步对华政策的重大宣示。但多位中美关系学者2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蓬佩奥的演讲并无新意,美国妄图与中国开启“新冷战”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海东教授提醒,未来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现实存在,应予以警惕。

妄图“把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分开”——美国决策机制已劣质化“公知化”

蓬佩奥的演讲时长约25分钟,演讲通篇都在渲染“中国对美国和整个自由世界的威胁”,并多次提到“促使中国改变”。他在演讲开头特意提到,2022年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50周年,但他宣称“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模式肯定不会成功。我们不能继续这么做。绝不能恢复这种模式”。

对于蓬佩奥选择在尼克松纪念馆发表演讲,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海东教授2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48年前,尼克松改变了对华政策,蓬佩奥选择在这个地方展示“美国对华新政策”,很明显是想让其演讲有一些“历史意义”,期望引起“历史共鸣”。而对于演讲时机的选择,李海东认为,美国一届政府要对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做政策宣示,通常都是在总统任职初期,而蓬佩奥的演讲距美国大选只剩3个月,明显不合乎以往总统就职后重大宣示的程序,而明显是在服务选举,“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大都不是新东西,它基本上就是重申了一下美方的认识和行为方向”。

在演讲中,蓬佩奥着重提到“呼吁盟国和中国人民与美国合作,改变中共的行为”,在李海东看来,这种论调仍是俗套,核心就是妄图“把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分开”,“他用这种意识形态化的语言来解释特朗普对华政策发生大转变的‘合理性’,这种语言在美国国内劝说精英和民众还是很有市场的。然而他有意不去谈的是,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根子是基于双方实力变化,是美国不能容忍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从而实施对华打击的客观现实。”

“与其说是针对中国,还不如说他在转嫁国内危机。”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认为,深陷疫情泥潭的美国政客正在试图塑造一个敌人,构建以意识形态来定义的“反共联盟”,不过,中国早就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羁绊,中国外交不是意识形态的外交。

复旦大学美国问题专家沈逸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蓬佩奥这篇讲话大抵上是想“东施效颦”,想来一篇丘吉尔式的“冷战演说”,但效果上却学得不伦不类,像个“半吊子”。他表示,蓬佩奥使用了“改变中共”的说法,却不敢直接讲“推翻中国政权”,说明美国内心也深知这不切实际,更可笑的是,他还让“中国人民改变中共”,完全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被民众广泛支持的现实。

“蓬佩奥试图煽动中国人民,这说明他还是无法脱离之前中情局长的身份,这不是最高外交官该有的样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学者孙成昊认为,蓬佩奥在当下还在用这套说辞很可笑,不现实,也是极其虚伪的。

蓬佩奥的煽动路数并非毫无来由,《华盛顿时报》日前披露,来自中国、深受蓬佩奥倚重的余茂春是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战略转向的重要推手。值得注意的是,蓬佩奥23日的演讲还邀请了一些海外的“民运分子”,“蓬佩奥的讲话暴露出美国的一大严重问题,即政策决定机制和机构的劣质化与‘公知化’”,沈逸认为,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政策决定机构,居然已沦落到要依靠一批从中国叛逃出去的人出主意,其决策质量之低可想而知。

“新冷战”铁幕落下?——执政“垃圾时间”的最后表演而已

2018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森研究所曾发表主旨演讲,措辞严厉地指责“中国对美国的种种挑衅”。有评论认为,那次演讲代表彭斯打响中美“新冷战的第一枪”。那么,蓬佩奥23日的演讲又意味着什么?

“这是美国近期一系列演讲中的一个,之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美国司法部长巴尔、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都分别发表过一些言论,蓬佩奥的这篇算是四篇里的‘总结篇’,它们确定了接下来美国对华基本政策框架。”李海东认为,蓬佩奥演讲内容非常负面,对中国的内部治理和外部行为给予了彻底否定和扭曲,“他说盲目接触的旧范式已经结束了,要开启一个新范式,但是到底是什么新范式?用什么词来概括?这篇演说里没提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对华接触政策’已经一去不复返。”

蓬佩奥的演讲是否意味着“新冷战”的铁幕已落下?孙成昊对《环球时报》表示,当下美国政客很难鼓动全世界跟它一起开展针对中国的“新冷战”,“冷战”是两个集团的对垒,两个世界基本没有经济往来,而现在是全球一体化,中欧之间的对话、交流渠道很畅通。另外,在军事上也没有像北约和华约的对垒。而且中欧、中美在其他国家是有很多合作的,比如在非洲共同抗击埃博拉,大多数国家不需要也不想选边站队,他们最近释放的信号还是希望中美两国坐下来好好谈。

“中国不会寻求‘冷战’。”吕祥对《环球时报》表示,近期美国对华的疯狂攻击,更像是特朗普政府在“执政垃圾时间”的最后的表演,蓬佩奥的说辞即便最后演变为某种政策,也只会让美国更孤立,“因为我看不出任何一个国家会完全追随它。”

中美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现实存在

对于11月份美国总统大选会对蓬佩奥演讲确定的对华基本政策框架有哪些影响,李海东直言:“如果特朗普胜选,它基本不会改,如果拜登胜选,很大可能还会是这样的路线图,只不过换一个新面孔来做一个升级版的宣示,新瓶装旧酒。”

沈逸分析说,蓬佩奥的演说实际效果取决于中国怎么反应。他认为,中国不能被美国带着节奏走,跟着美国“打冷战”,“而倘若不受美国逼迫,坚定沿着既定的发展道路和目标走下去,恰恰是最能让美国目标落空的做法。”他认为,实际上,不管大选后谁上台,要实现这篇演讲中的目标都不可能,切断中美间密切的投资往来更是痴人说梦。

中美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存在吗?李海东告诉《环球时报》,美国今年国内情况特殊,特朗普个人也比较特殊,不排除为了选举对华“甩锅”将对抗步步升级,“蓬佩奥所谓‘联合自由世界攻击专制’,其实是有弦外之音的,也就是‘一旦对华动武,会有相当多国家站在美国一方’,这说明美国是有可能对华军事挑衅的,发生冲突的风险现实存在,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