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銀、西雅那再到匯豐:歐洲銀行業陷“集體困局”

第一財經

text

【亞太日報訊】自英國脫歐後,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歐洲銀行業的困局愈發突出——德意志銀行頻頻虧損,今年二季度淨利潤同比暴跌98%,引發“雷曼第二”擔憂;義大利銀行業四面楚歌,深陷債務泥沼,導致“歐債危機2.0”風聲再起;深陷“脫歐”正中心的匯豐銀行二季度稅前利潤同比下滑45% 。歐洲銀行業究竟怎麼了?危機真的離我們不遠了嗎?

第一財經研究院此前指出,早在雷曼兄弟倒閉後,其影響波及到了很多國家的銀行部門,但歐洲並沒有像美國那樣開展徹底的清理行動——即把有問題的銀行隔離出去。歐洲使用統一的貨幣,但卻沒有一個銀行聯盟(2014年才設立)。因此缺乏合作以及對觸發更大危機的擔憂迫使歐洲銀行悄悄地自己去解決那些結構性問題。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雷曼式風險”的可能性雖然不大,但應對2008年危機的量化寬鬆(QE)治標不治本,其後遺症將逐漸爆發,全球增長模式面臨全面轉型。

歐洲銀行業陷“集體困局”

歐洲銀行業中最引人關注,也最具系統重要性的便是德銀。從今年年初以來,德銀盈利衰退的陰霾便久久不散。

今年2月,德銀宣佈該行2015年淨虧68億歐元,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年度虧損。當時更有消息傳出,德銀2017年或許難以向投資者償付其額外一級資本債券(也稱CoCo債券)的票息。負面消息的迅速傳播導致市場恐慌拋售,德銀或成“雷曼第二”的傳言四散。

情況並未隨著時間的推進而好轉。7月27日,德銀髮布的二季度財務報告顯示,該季利潤同比下降98%至2000萬歐元,其業務總收入下降20%至74億歐元。同時,該集團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小幅上升至10.8%。

德銀在財報中表示,造成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場的動盪,包括英國公投在內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歐洲的超低利率環境。此外,信貸損失準備金大幅增加72%至2.59億歐元,也對經營業績帶來較大影響。2016年以來,德銀股價累計降幅仍超過40%,大於歐洲斯托克600銀行業指數同期近30%的跌幅。

為了應對困局,德銀在6月末宣佈,將在德國本土裁撤約3000個全職崗位,同時關閉188家分行,約占本地支行的26%。德銀也表示,由於當前全球經濟疲軟,該集團的營收數據在此後有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IMF此前便曾明確指出,一旦德意志銀行發生風險,其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溢出效應將相當巨大。

眼下,義大利銀行業的困局似乎是最危險的。英國脫歐後的第一天,義大利就受災嚴重,部分大銀行股價暴跌逾20%。眼下,義大利銀行業壞賬率高達17%,不良貸規模占歐元區總額的1/3。7月初,義大利與歐盟委員會關於銀行債務重組談判陷入僵局的消息傳出之後,銀行違約概率激增,義大利第三大銀行西雅那銀行的CDS價格飆升。

近期,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公佈的一項最新壓力測試結果顯示,與兩年前相比,歐洲銀行業整體抵禦極端環境衝擊的能力增強。然而,義大利西雅那銀行在本次測試中墊底——核心資本充足率在設定的環境中降至了-2.2%,如果該行的壞賬得不到妥善解決,將有可能引發義大利銀行危機,造成整個歐元區的銀行業混亂。

值得注意的是,匯豐於本週三公佈最新財務數據,其二季度稅前利潤同比下滑45%至36.1億美元,財報公佈的同時匯豐表示將放棄2017年年底盈利10%的目標。這令市場倍感意外。

同時,匯豐意外宣佈,實施25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上周,匯豐表示將出售巴西業務,獲得的資金一半用來回購股份。

匯豐CEO歐智華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股息將維持在目前水準,除了回購股份,出售巴西業務所獲得的其他資金將用於幫助公司資本充足率達到12.8%。匯豐還承諾到2017年削減2800億美元的風險加權資產,並表示六月底已經削減60%。

匯豐股價一度暴跌17%,但由於股份回購的消息提振,匯豐開盤在倫敦市場漲近3%。但這似乎並非一個值得樂觀的理由。匯豐也削減了87,000個崗位,退出至少80家企業並將開展業務的國家和地區從88個縮減到71個。

“雷曼危機”誇大 但風險不小

回想當年,爆發“歐債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政府部門與私人部門的長期過度負債行為,當時包括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的“歐豬五國”(PIIGS)遲遲不採取減債行動。例如,義大利政府在2009年赤字達到5.3%時沒有採取果斷行動,導致了目前危機升級的局面。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希臘的債務危機隨即愈演愈烈;2011年,歐洲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逐步從重債國向義大利、法國等歐元區核心國家蔓延。希臘屢次逼近債務違約邊緣後,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國債收益率突然上升,甚至超過7%的“警戒線”。

不過,眼下的危機論似乎有所誇大。牛津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斯萊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歐洲央行有能力及時介入,提供流動性,以防止週邊國家債券利差過度擴大,歐洲央行在2012年就這麼做過。歐盟應該能夠防止‘分手事件’持續蔓延,包括他們可能在移民問題上與其成員國達成一定妥協。”

招商固收孫彬彬也表示,歐洲央行持有的歐元區政府債務相較於其他主要央行而言比例極低,其有充足的空間增持歐元區政府債務以緩解債務管道的衝擊。

針對德銀或成“雷曼第二”的傳言,貝塔基金創始人、某海外宏觀對沖基金原投研總監郭濤告訴本報記者:“這可能言過其實。在兩種情況下高杠杆可能導致損失被無限放大——第一,黑天鵝事件;第二,流動性喪失。雷曼破產就在於此。當前歐洲央行仍在推行QE,並未排除擴大QE的可能性,”他表示,CoCo債券有強制轉股條款,乃危機後產物,為的就是避免雷曼式破產,“當債都變成股後,又何談破產?”

此外,義大利內部也採取了補救措施。歐盟委員會在6月25日通過了義大利政府最高擔保額為1500億歐元的流動性擔保計畫。該專案可擔保銀行發行的債券,獨立於政府對國內貸款機構進行資本重組的計畫。

然而,即使危機論言過於實,歐洲銀行業的風險也的確是實實在在的。第一財經研究院指出,低油價和負利率的“新常態”將迫使很多企業和銀行重新思考其商業模式。當然,銀行和普通企業不同,他們承擔著來自於實體經濟和金融行業的雙重風險,而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將近10年後,很多銀行還是處在“大而不能倒”的境地。納稅人需要對銀行的救助行為埋單的觀點已在悄悄改變,但是新救助機制在政治及經濟上的可行性仍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