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记者:荀诗林 曾新岚 周馨怡 刘丹忆
当北上广努力处理人口与公共资源的紧张关系时,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却频出奇招拉拢人才。
武汉计划5年让20万大学生住进人才公寓;成都对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长沙对在长落户并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提供1.5万元、1万元、6000元的租房补贴,且首套购房不受户籍限制;西安则计划5年内投入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名左右••••••
一边是一线城市广厦千万、年轻人一席难求,一边是新一线城市“管吃管住”还“零门槛落户”……城市要怎样规划,才能给予年轻人一片理想的发展沃土?亚太圆桌会携三位相关领域专家,为您带来解读。
专家介绍:
王鹏:亚太智库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讲师;
匡亚林:亚太智库研究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黄日涵:亚太智库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房价难高攀,逃离北上广】
亚太日报:近两年,为何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逃离北上广,转而青睐新一线城市?
王鹏: 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在基础设施、就业机会、发展空间、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生活娱乐等诸多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城市往往本身就是教育强市,拥有众多优秀高校。过去,由于在上述领域发展不如人意,于是“楚才晋用”、“孔雀东南飞”,留不住人才。
其次,北上广深老一线城市,优势仍然明显,但高房价、高户籍门槛等因素,也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成都、武汉等城市与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这个说法不准确,总体差距仍在拉大,因为老一线城市受“马太效应”,在城市竞争中更有优势。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在选择时,考虑的更多,或者说更“实惠”,不仅仅看到工作机会、发展机遇,而且全面衡量机会成本、性价比、个人实力与承受能力等因素。
匡亚林: 除了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和新一线城市的落地成本较低之外,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之时,除了考虑传统的薪酬、行业、职位等因素,同时也会注重新的非物质因素,比如文化程度、环境质量、人文环境、社会服务水平,特别是教育质量。
黄日涵: 新一线城市的兴起是未来的趋势,从中国经济发展常态来说,不可能所有东西都集中在北京等地。推动各层次城市共同发展,符合全中国的均衡化发展态势。
【年轻人将成稀缺资源,各大城市你争我抢】
亚太日报:综观2017的人才政策,以蓉渝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为何齐发力大手笔吸引人才?人才的流入可为城市发展带来什么?
匡亚林: 成都、武汉、长沙等全国各大城市人才引进政策是一直都有的,只是2017年的政策扩张力度较为明显,这恰好反映了新一线城市对于新一轮人才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抢占。拥有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就能抢占人才高地,为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腾飞奠定坚实基础。后工业社会,工业向服务业有序转移过渡,知识和技术是发展逻辑轴心,因而专业技术人才将成为新宠。
王鹏: 未来的城市战争就是争夺人的战争,尤其是争夺人才。目前总人口增长趋势趋缓,年轻人将成为未来中国的稀缺资源。
新一线城市吸引人才就是为了给本市注入创新动力,同时在各个领域、行业、层级补充新鲜血液,防止出现劳动力断档。这方面不仅武汉、成都等传统强市做得好,南昌、合肥等“准新一线城市”也利用自己邻近东部沿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在人才政策上推陈出新。
【人才最看重机遇,提前规划为民造福】
亚太日报:城市应如何管理和服务,才能留住人才?该如何平衡城市规划和外来人口的关系?
黄日涵: 大多数人口流动都是一种市场性行为。想真正平衡人口流动,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实现信息城镇化建设,各地均衡化发展,实现人口落地就业。
至于管理和平衡,人才最看重的是机遇和晋升条件,一定要给予相应配套的鼓励政策、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创业优惠条件等,这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保留,人才也能创造更多的科技价值服务当地社会。
王鹏: 关键是市政规划要有超前意识。既然“引入人才”是长期政策,那么在规划时,大到新区建设(比如武汉的长江新城),小到车道的设计、停车场车位的预留,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并根据发展趋势,科学设置“提前量”,提前规划就是为民造福。
【三百六十行,人才要多元】
亚太日报:对于一座人口千万级的大城市,什么是合理的人才结构?
匡亚林: 要完善人才机制,引所需之才,形成重才、引才、爱才、用才的优化环境,如上海等地开展的人才落地积分制就是较好的有益借鉴。其次,要控制行业人才比例,高技术职称的人才占人才引进的总量要适度与均衡;另外,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人文环境、宜居程度、文化内涵、城市环境等方面要下功夫。
总之合理的人才结构要综合几个方面:人才行业分布合理,人才年龄结构梯度、层次结构合理,人才专业构成相互支撑,以及人才当量密度合理。
黄日涵: 对于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城市来说,人才的匹配一定是多方面、多元化的,既要有高层的管理人才,也要有具体项目的执行人,包括垃圾分类、医疗卫生等。
一些地方性城市受限于国际化程度不够,管理者思路僵化,理念也不够。这种情况下,引进人才有利于弥补其短板。
实现全方位的发展要有整体性的配套方案。人才不能光靠引进,当地的人才也尤为重要。双方面相结合,才能更好为当地的经济服务。
往期回顾: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