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5家城商行重组合并成立的山西银行(拟筹,下同)公开招聘的消息,将中小银行合并设立“新银行”的话题再次抛至聚光灯下。
山西银行也是近期继四川银行之后,又一家即将由中小银行合并成立的银行。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小银行众多、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合并重组有利于做大做强,提高抗风险能力,不排除未来成为常态的可能。但在合并重组过程中,要注意人员、业务的整合等问题。
从“小舢板”模式转向“大轮船”
从山西银行招聘公告来看,山西银行“成立伊始,资产规模即近3000亿元,居全国130家城商行30多位,并将在3年之内完成省内资源整合和网点布局,力争资产规模达到4000亿元。”
关于合并成立山西银行事件还要追溯到今年8月。彼时,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长治银行四家银行在8月均发布了召开股东大会的公告,审议议案涉及“新设合并”、“参与新设合并”或“参与合并重组”。
对于上述信息,当时市场均认为系地方城商行正在酝酿合并重组。此后亦有消息称,大同银行也在此次合并范围中。之后,上述银行所合并重组成立银行指向山西银行。
对此,记者联系了上述地方城商行负责合并议案咨询的相关人员,但对方均婉转谢绝回应。接近山西银行筹备组的人士表示,山西银行具体成立时间等待监管批准,目前的招聘也是按照流程进行。
实际上,今年以来,不乏存在中小银行合并案例。11月7日,四川银行正式挂牌开业,该行是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两家城商行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等措施,以新设合并的形式成立。此前,铜山农商行、淮海农商行、彭城农商行3家农商行新设合并组建的徐州农商行则在9月挂牌开业。
在法询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看来,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偏小,历史包袱比较重,更重要的是品牌知名度小,市场竞争力明显不强,在金融资源逐渐向大行倾斜的今天,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愈发狭小。
周毅钦进一步称,中小银行的创新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不足,自身的公司管理体系性较差,受到疫情冲击后更加明显。如果放任中小银行在时代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可能未来几年将会有个别小银行在大浪中倾覆。因此,时代的大潮流倒逼中小银行必须从原先的“小舢板”模式向“大轮船”转向,“抱团取暖”。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亦表示,我国中小银行众多,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差异较大,不少中小银行确实仍面临股权结构复杂、资产负债不合理、不良资产较高、经济与风控水平不高等问题。“预计未来仍有不少中小银行通过上市、兼并重组等方式,理顺股权、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提升经营水平。”周茂华补充道。
后续整合是关键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的意义不言而喻。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财联社称,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既能帮助中小银行提升抗风险能力,又能将中小银行各自的优势充分结合,避免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周茂华也表示,中小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兼并重组,有助于理顺中小银行股权混乱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扩大银行资产规模。
“但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中的挑战亦不容忽视。”周茂华直言,兼并重组后的“新银行”需要面对如何有效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如何提升内部治理效能等问题。“如果中小银行重组后人员与管理不能有效整合,就难以实现股权结构优化、降低潜在风险、提升经营效率等目标,只是虚增规模,可能出现‘1+1
周毅钦表示,金融机构间的兼并重组在落地实操层面涉及众多,比如入股价格确定、管理层安排、资产清查等方方面面。在合并之后机构间能否快速融合,原有优秀的管理经验能否移植成功,都需要各家机构间花较长的时间进行消化。
陈雳亦认为,中小银行在合并重组过程中要关注发展的质量,合并重组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资本联合,监管指标体系、内部人员组织、机构、业务的整合都是合并重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