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商務部台港澳司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內地與香港貿易額爲3443.4億美元,同比下降8.3%,占內地對外貿易總額的8.7%,延續了2014年貿易額下降的頹勢。據大公報19日報道,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分析指出,近兩年,內地自貿區已經取代了部分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因此加快了企業規避通過香港開展轉口貿易的轉變。他表示,照此趨勢,香港轉口貿易流失的趨勢還會繼續,甚至進一步顯著。
統計顯示,2015年,內地對港出口爲3315.7億美元,同比下降8.7%;自香港進口爲127.7億美元,同比上升1.2%。香港是內地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場。
相較于過去幾年,內地對香港貿易總額從2014年開始下降。2014年全年內地與香港進出口貿易額爲3760.9億美元,同比下降6.2%。其中,內地對香港出口3631.9億美元,同比下降5.5%。
“香港今年降幅高于全國,但總體符合外貿形勢。”大公報引述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稱,內地對港出口下降最主要的原因與整體對外貿易下降相關。
白明認爲,2015年內地對外貿易同比下降7%。整體形勢嚴峻,下行壓力加大。香港是全球貿易和中國外貿下降的有機組成部分。香港作爲轉口貿易中心,而且主要是內地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轉口貿易中心,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白明指出,一方面近年來,內地勞動密集型産品相對于東南亞其他國家優勢愈發不明顯,出口競爭力壓力增加比較大。而這些産品大多是通過香港轉口,隨著這些産品外貿的減少,香港轉口地位也需要與時俱進。
另一方面,內地其他城市發展了自貿區,負面清單等方式符合國際慣例,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受到了挑戰。同時,內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也彌補了中小企業撮合跨境交易的困難,“過去香港在上述方面都是強項,但現在香港必須考慮如何轉型,怎麽跟上跨境電子交易這班車。”
此外,白明認爲,去年香港的政治因素影響到了香港旅遊和商業的發展,貨物貿易不可能不受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則認爲,有關數字錄得跌幅,對本港經濟會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相信首當其衝的是本港的航運業,特別是海運業,因內地相關企業日後或會考慮壓縮成本;其馀的影響還包括本港的服務業及與之相關的行業,例如保險等。
被問及香港應如何應對該局面,冼日明說,在低增值産品方面,香港的角色較爲被動,因涉及匯率問題,故認爲本港可做的是要提高效率,特別在高增值産品方面。他說,現時內地海運發展亦相當迅速,該方面對本港的依賴已經逐漸減少,但本港在空運方面因航點多、可靠性高等,仍非常有優勢,故在此方面可落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