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香港經濟日報2日發表社評稱,內地上月製造業指數創三年低,市場深憂中央難以保七,或不顧後果地硬穀。在製造業以至服務業動力續減下,今年“保七”難度勢增,中央穩經濟須將資源用在刀口上,求質而非求量。
據報道,內地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9.7%,除跌穿盛衰分界綫,更創三年新低。資料公佈後環球股市下挫,反映市場尤其外資憂內地今年經濟增長要保七難度倍增,就算中央不顧後果力穀,亦未必見效。
社評指,今年內地成功“保七”難度正增,因今年上半年內地經濟增長勉強達7%,除因中央多番松貨幣、松樓控以至推基建力托,更關鍵是A股狂牛力谷金融業,撐起服務業助穩經濟。
惟A股泡沫在6月底急爆後,內地金融業遭受重挫,難再擔下半年穩經濟大任。且投資、消費以至出口三頭馬車俱減速,第三季經濟增長跌穿7%懸念已不大,一些較樂觀估計亦僅6.7%,除非中央不惜代價“暴力救經濟”,令第四季經濟增長V形反彈至7.3%甚至更高,否則全年“保七”恐難實現。
然而,市場若僅執著于內地經濟成功“保七”與否,恐捉錯用神。因對中央而言,穩經濟並非求表面數字,而是求經濟品質,首要是穩住就業市場令社會穩定。內地上半年新增城鎮就業達718萬,已達全年目標逾7成,同期居民收入增長雖減慢,但仍高於經濟增速,反映內地就業市場穩定、收入分配亦見改善,經濟品質有所提升。
當然,此並不代表中央可對經濟安心,因內地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中央近日亦連番加招,如再減息降准、續松投資、穀新興產業等。中央加力穩經濟無可厚非,關鍵是要加強監管,將資源花在刀口上,以確保經濟品質。
就如中央加碼讓地方政府新債換舊債,加力穀投資,除要嚴防地方濫貸穀大債務泡沫,更必須確保新項目是有效投資,如加大投入改善醫療服務、更新地下管道等基建,令新增投資是為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又如中央推產業振興措施,若要避免加劇過剩產能,政策扶持的重點應是綠色低碳、互聯網科技等,既助內地製造業以至服務業提升生產力,亦減低對經濟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依賴,將宜居環境還給人民。故對中央而言,若穩經濟措施可助全年保七固最理想,惟只要經濟品質可有效提升,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大動力,今年經濟增長能否保七,或稍低於7%,已非中央的最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