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中日經貿合作在風雨中前行

text

新華社東京6月26日電財經觀察:中日經貿合作在風雨中前行

新華社記者樂紹延

馬興華

“中國的發展是日本的發展,日本的發展也是中國的發展,”這是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今年3月向日本財務省進行日中經貿關係情況說明時的關鍵詞和主基調。

長期以來,中日兩國一直互為最重要的經濟貿易合作夥伴之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中日兩國的經貿合作更加深入和廣泛。互惠互利、合作共贏也成為兩國絕大多數經貿界人士的基本共識。

談到中日經貿關係密不可分的原因,中國駐大阪總領館商務參贊牛興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中日經濟互補性很強,兩國的發展階段以及經濟結構上的差異決定了雙方合作前景非常廣闊。日本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大量的資金,以及中國巨大的市場、豐富的勞動力和人才資源都是吸引對方的重要條件。

但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由於日本政府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等原因,中日兩國之間的政治關係嚴重受損、高層交往受阻、兩國國民間的感情惡化、兩國關係陷入低谷,中日經貿關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去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額的增速就出現下滑。

但值得慶倖的是,儘管面臨政治關係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中日兩國經貿合作關係仍在不斷深化。

日本財務省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額達12.6萬億日元(約12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7%;從中國的進口額為17.7萬億日元(約173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7.4%,創歷史最高紀錄,進出口總額超過30萬億日元(近3000億美元)。

今年以來,中日貿易總額依然保持增長,以5月為例,日本對華出口1萬億日元(約98億美元),連續14個月增長;從中國進口1.4萬億日元(約137億美元),雖同比下降了2.7%,但也只是近17個月來的首次下降。

在投資領域,2011年日本對華投資餘額為833.79億美元,2012年增加到932.15億美元,2013年達981.32億美元。截至2013年底,日本企業對華投資項目達48544個。

目前,日本豐田、本田、日產、松下、日立、三菱等主要企業均在中國投資設廠,中國企業是他們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中日企業之間已經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割不斷、掰不開的關係。

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近期就日本企業在中國商業活動情況的調查,51.3%的受訪企業認為,中國基礎設施良好,市場規模巨大,且具有很大的成長性,同時企業生產成本較低、員工素質高,是最有希望的市場;54.6%的企業表示要擴大和充實在中國的投資和貿易活動;23.7%的企業表示要維持當前在中國的經貿活動規模;只有6.2%的企業考慮會縮小或撤離中國市場。

接受調查的日本企業都希望,中日兩國儘快改善政治關係,促進經貿合作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日本經貿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國內政治穩定、市場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領域加快開放、經商環境持續改善,吸引外資仍具有比較突出的綜合優勢。此外,中日兩國經貿合作互補性強,特別在節能技術、環境保護、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有著廣闊的前景,中日兩國應進一步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日中經濟貿易中心理事長青木俊一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準快速提高,收入增加和購買力增強都使得中國市場魅力巨大。他指出,中國的發展對日本來說是很大的機會,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企業到中國去發展。

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也在研究報告中強調,2012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等7個東南亞國家。中國已經有40多個城市的人均區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相關地區人口達3.1億,預計到2020年,這一群體將達7億至8億,他們是日本企業巨大的潛在客戶群,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超級大市場。

對於這一點,日本的日立集團早已敏銳感知,並已採取行動。本月9日,日立在北京舉行中國事業戰略會議,決定將水處理、智慧城市、健康管理、新能源及再生能源、資源循環利用、高性能材料、信息通信等領域作為該集團今後在中國的發展方向,並將2015年度在華銷售額目標提高到763億元人民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