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舞团不设主要演员”—访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李莹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 Hannah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8日,苏州芭蕾舞团在北京为观众献上了《精品荟萃-春之祭》、《我的名字叫丁香》两部作品共计五场演出。借此机会,亚太日报独家采访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著名芭蕾舞演员李莹,了解苏州芭蕾舞团的幕后历程。

微信图片_202201111222014.jpg

李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曾被选入中央芭蕾舞团任主要演员。1985年,李莹在美国纽约第十三届瑞士洛桑国际青少年芭蕾舞大赛中获得约翰逊基金奖第一名,成为中国芭蕾史上首个在国际比赛中夺冠的芭蕾舞演员,1992年应邀赴美国哥伦布市大都会芭蕾舞团工作。自1994年至2006年,担任美国匹兹堡芭蕾舞剧院女首席主要演员。

微信图片_202201111222011.jpg

2006年李莹离开舞台回到了家乡苏州,开始了她的芭蕾创编工作。苏州芭蕾舞团成立至今,已先后创编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人偶情缘》《西施》《胡桃夹子》《卡门》《灰姑娘》《唐寅》《天鹅湖》等八部大型舞剧。在李莹的带领下,苏州芭蕾舞团正在不断地创新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20111122201.jpg

苏州芭蕾舞团成立于2007年6月,是江苏省唯一的专业芭蕾舞团。相较于中芭、上芭,苏芭显得年轻而富有活力。但在建团初期,苏芭曾经历过不少曲折。李莹表示:“苏芭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计划内的孩子,我们要不断努力去寻找可以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方式,我们需要做出属于苏芭独有的,演员能发挥所长的,可以被业内和市场接受的,能获得政府支持和关注的作品。”

苏芭扎根在苏州,受江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芭蕾舞的创作上也会加入一些“江南元素”。李莹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从最初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与吴文化有关的《西施》、《唐寅》。有些是我们刻意去寻找江南文化的风雅灵气,而有些却是在不经意间被感染的。我们的审美与贝聿铭的当代江南园林产生共鸣,简约而国际化的理念在我们的作品中得以实现。所以,江南文化在我们探索的艺术作品中不是传统的,而是一直要进步的。”

作为一支年轻的芭蕾舞团,苏芭非常重视年轻舞蹈演员的培养,在剧目的选择和编排上也十分具有新意。在李莹担任艺术总监期间,苏芭从21个演员到36个演员,一直是中国规模最小的芭蕾舞团。为了调动每一个舞蹈演员的积极性,苏芭不设主次要演员,不论资排辈,谁适合角色谁就上。李莹说道:“我们一直不认为苏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是学校的职责。苏芭可以为优秀的舞蹈演员提供机会和成长的平台,我们关注每一个演员的发展,有时甚至能够量身定制可以发挥他们特长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201111222013.jpg作为芭蕾创编者,自身需具备一定的演员经历。而14年在美的演员经历让李莹有机会接触不同风格类型的舞蹈,亲身体会各种流派和各类编导的作品风格。“这些积累丰富了我对舞蹈语汇的了解,这些都对我后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创作具有本土江南文化特色作品的同时,我们还改编创新了古典芭蕾舞剧《葛蓓丽娅》《胡桃夹子》《灰姑娘》《天鹅湖》等。之后我们会更注重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使经典成为留有时代印记的创新产物。”李莹谈道。

最后,李莹特别强调,艺术没有国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朱丽叶》可以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西施》、《唐寅》还是《卡门》,舞台艺术作品要以人为本,挖掘人性共通的本质。只要不违背人性的本质,《西施》、《唐寅》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做好“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平衡还有赖于编创者视野和审美。具体到用什么样的舞蹈语汇,什么样的音乐,舞美服装风格色调,从直觉到感官,是每一部作品必须要经历的。当这些中国题材的故事可以以一种国际化的姿态和格调来呈现,那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