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喝熱水能逼出寒氣?

生命時報

text

【亞太日報訊】眼下已經進入三伏天,不少人發現微信朋友圈流傳著一種說法:三伏天不能吃涼的,只能喝熱水,不然冬天就會手腳冰涼!堅持在三伏天喝熱水,能把體內多年的寒氣逼出來。這種說法靠譜嗎?采訪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脾胃病科李博醫師對此進行解讀。

三伏天期間不吃寒涼食物,拒絕一切冰鎮飲品,不喝酒!每晚熱水泡腳,經絡按摩,盡量按時睡覺,不熬夜!喝冰鎮類的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還自己一個好身體,請珍惜這段時間,珍惜安康。

日前,上述這段在微博微信上被廣泛傳播的說法,引得大批人們紛紛效仿,還奔走相告把此“經驗”分享給親朋好友。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脾胃病科李博醫師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夏季少吃冷,多喝熱水的養生法本身沒錯,但喝熱水能逼出多年寒氣的理論,中醫里并未見記載。

中醫里的“伏邪”理論認為,人體如果在夏季遭受寒邪侵襲,秋天可能容易出現咳嗽,冬天容易感冒。但“伏邪”理論不可濫用,網傳的這個說法就是把這一理論絕對化了,而且不分人群、一概而論。

其實,對于陽氣旺盛的人,吃一點寒涼的食物沒有問題,只是那些體質虛弱、素來體寒的人群,平時就怕冷,一吃涼的就容易拉肚子,不敢喝涼水只習慣喝熱水的人,確實要注意夏天盡量別吃冷飲、喝涼水。

說到寒邪,人們普遍認為冬季寒氣重,其實不盡然。結合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冬季普遍有暖氣、穿的多,并不容易受寒,反而是炎熱的夏季,人們習慣把空調溫度開的過低,生冷冰飲不加節制,才最容易受寒。

尤其是大量出汗毛孔充分張開的時候,突然進到空調房里,寒邪最容易由皮膚進入人體,導致老年人和體虛之人秋冬季節發病。但這并不是說三伏天不能開空調,只要不是渾身大汗的情況下,將空調開到適宜的溫度是不會導致寒邪入內的。

因此談“寒邪”,一定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情況以及寒涼的程度來論。另一個引入寒邪的途徑是進食寒涼之品。這里同樣要強調人群和程度,只有在很熱的時候貪吃冰鎮的瓜果或冷飲才會致寒,夏季里適量吃些常溫的蔬果并不會在體內形成寒邪。

上述說法中最迷惑大家的是“逼出多年寒氣”。李博強調,夏季養生的重點不是把寒逼出去,而是強調順時而養,養護體內陽氣。絕非喝越多熱水或不沾涼的東西就能把寒逼出去。

養陽一方面在于“養”——通過飲食、運動來促進陽氣的舒達;另一方面在于“防”——防止陽氣受壓抑、遏制。具體方法包括在夏季適當吃些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夏季里安靜地喝杯熱茶,適當活動讓自己出出汗,這些都有利于促進陽氣的生發,符合“夏主長”的自然規律。防止陽氣受損主要是避免長時間在空調溫度過低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

針對中老年人普遍陽氣衰減、免疫力下降的體質特點,李博建議,夏季尤其要注重保護陽氣,減少空調、冷飲對人體的刺激,盡量不要在冷氣很足的商場或超市賣場里逗留太長時間。

即使開空調,溫度也不宜低于26度。血瘀體質的中老年人往往有心腦血管疾病,防控重點在于使用藥物和調整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和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