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上海那些房子感興趣,這裏有個不錯的展

好奇心日報

text

大光明電影院、百樂門舞廳、帝國公寓、曹楊新村……上世紀 20 年代開始,簡潔實用的現代主義建築在歐洲興起,這種先鋒的造城藝術迅速被輸出到遠東大都會,國內年代最早、最密集的摩登建築在上海建成。如果你是這些建築和城市曆史的愛好者,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展覽“上海:現代城市主義的樣本”,可能值得一逛。

展覽按時間順序劃分爲四個時期,包括 20 年代“大上海計劃,一個現代都市計劃的範例“、“孤島,現代生活的樣本”、“工人新村——中國現代主義”和 21 世紀的“市民都市,居住烏托邦”,展出了現代主義建築的規劃平面圖、模型,相關資料檔案、老雜志等物件。觀衆可以在現場看到一部 1959 年在曹楊新村拍攝的黑白電影《今天我休息》和幾個短片。

這些展品此前散落在上海圖書館、上海電影博物館、曹楊新村街頭辦事處等地,如果想了解上海現代主義建築的故事,展覽不失爲一個一站式看看原始資料的機會。

可能與很多老上海主題的展覽不同,這個展覽沒有太多懷舊老物件的氣氛,學術的味道更濃——如果你對分析建築的軸測圖、鳥瞰圖興趣不大,可能會失掉一半樂趣。

策展人、旅法建築師張梁 1962 年出生在上海,曾參加上海大劇院、浦東新區的規劃設計,花了兩三年構思策劃這個展覽,認爲“這不是那種隔著時空,歎息消逝之美,消費這種審美的展覽,而是要回到現場,找回批評現代性的現場。”

策展人、旅法建築師張梁

所謂找回批判現代性的現場,指的是他認爲現在到了重提現代主義的時間節點了——現代國內不少城市設計項目在後現代裏逐浪,建築師明星們起步和叛逆的基礎正是現代主義,但這一點在國內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現代主義似乎是不夠時髦的、可以直接跳過的。

對于上海來說,隨處可見的現代主義建築標記著她的大都市身份。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正是現代建築的中心城市和前沿陣地,給建築設計行業帶來了無限的機會,吸引了一批外國建築師、留過洋的中國建築師以及在海外學習建築專業的中國留學生歸國來,這些了解世界的建築師把發源于歐洲、影響世界的現代建築思想帶到當時遠東最繁榮的上海。

圖片來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與庫哈斯 1978 年在《癫狂的紐約》中回顧曼哈頓的建築宣言的邏輯類似,網格街道格局最初的設計並非出于交通運輸的考慮,而是精明的房地産開發商爲了更方便地把地塊賣出去,在上海,結構簡潔、功能性優先的建築風格在擁擠、寸土寸金的人口和商業壓力下流行開來。

畢卡迪公寓(Picardie Apartment,衡山賓館),建于 1935 年。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曹楊新村鳥瞰,《上海 : 攝影集》,上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1959。圖片來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除了建築作品之外,展覽還擺出了同時代的電影、小說、雜志、畫冊等資料,通過這些資料拼湊、重現當時人們在城市空間中的生活狀態。例如,在 30 年代租界時期的上海,“裝飾藝術風格的摩登現代公寓,成爲大都會中産市民的日常風景……他們蕩馬路、逛書店,在西式客廳接待朋友,在咖啡館約會,是良友畫報和小說的熱衷讀者。”

“都會的刺激”,《良友》, 1934 年第 85 期。圖片來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的電影院”,《電影月刊》,1933 年第 25 期。圖片來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舉例張愛玲也許顯得有些陳詞濫調,但展覽中引述胡蘭成描述她在愛丁頓公寓生活空間的一段話確實精到:

“她房裏竟是華貴到使我不安,那陳設與家具原簡單,亦不見得很值錢,但竟是無價的,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幾乎是帶刺激性。陽台外是全上海在天際雲影日色裏,底下電車當當的來去。張愛玲今天穿寶藍綢襖褲,帶了嫩黃邊框的眼鏡,越顯得臉兒像月亮。”

愛林頓公寓 (Eddington House,又名愛丁登公寓,常德公寓),建于 1936 年。圖片來自網絡。

展覽的最後,有一段拍攝上海普通住宅的 10 分鍾短片,簡單的鏡頭,簡單的剪輯,沒有解說。張梁解釋,短片沒有做太多整理,只是想提醒觀衆看看這些稠密、無處不在但熟視無睹的建築。這個目的也確實達到了——展覽現場,一個男生對身邊的朋友說,“嘿,那是我家小區”。

題圖來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