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没拦朝鲜导弹?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施洋

昨天早上4时58分,朝鲜从平壤发射了一枚中远程弹道导弹。导弹在飞行14分钟后落入大海,不过与以往朝鲜弹道导弹进行高弹道短距离试验飞行不同,此次的弹道直接越过了日本北海道大道半岛上空,落点则在北海道襟裳岬以东118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朝鲜发射的实用型弹道导弹飞越日本上空。

NHK发表的朝鲜导弹飞行方向和坠落地点示意图

对于朝鲜试射中远程弹道导弹,日本向来是周边国家中最紧张的一个。对于韩国来说,朝鲜仿制的飞毛腿射程就足以覆盖全境,这些大导弹都不是冲他去的(比起整天“东风41针对台湾”“中国航母针对台湾”的宝岛媒体,韩国的表现还是对得起“宇宙大国”的称号);对于美国来说,只有射程最远的那个才是针对他们的,其他那些也都一概不管;但对于日本,从早年的火星-7到近年来反复试射的火星-10、北极星-1、北极星-2再到火星-12,无一例外都是优先将打击日本列入考虑的武器。

同时,弹道导弹作为一种“从天而降的掌法”,携带的一般又是核弹头,一下子同时勾起了日本在二战末期被美国空军B-29战略轰炸和原子弹“爆击”的双重恐惧。也正是因此,日本在此次朝鲜导弹试射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紧张。日本除了东京电视台的各家媒体几乎都在用一种“末日来临”的情怀报道这则重要新闻。

尽管在西方的定义里,这已经不是朝鲜第一次将导弹打过日本上空。1998年、2009年、2012年和2016年朝鲜先后发射光明星1-4号人造卫星,所用的“银河”系列运载火箭都曾飞越日本上空,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和日韩也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银河”火箭这样毫无实战能力和意义的运载火箭也是朝鲜的导弹。

但作为朝鲜专门研制的机动发射液体中远程弹道导弹,这次飞来的则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一发像火星-12这般真正的弹道导弹从你头上掠过的时候,日本的紧张虽然有些多余,却也不无道理。

说到弹道导弹飞越日本,就不得不提到日本部署的反导系统。尽管在今年8月10日,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就曾公开表示,日本已经为拦截来自朝鲜的导弹做好了充分准备,包括“爱国者”反导系统在内的多种防御系统都已经准备就绪。但在此次事件中,日本的反导系统虽然发出了预警,但并没有对这发弹道导弹采取任何实质措施,只能落得个“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是不为邪,是不能邪?日本的反导系统究竟能对朝鲜导弹做些什么呢?

日本J-alert警报系统向北海道发布警告信息

对于反导系统和反导作战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其作战拦截高度。朝鲜此次发射的弹道导弹飞行距离投影是大约2700公里,弹道高度则是550公里,基本上属于一次使用正常弹道的全射程试验。参考此前火星-12弹道导弹首次试射时787公里的射程,2111.5公里弹道高度的高弹道和按照这一数据推算出火星-12大约4000公里以上的最大射程,朝鲜的此次试射还是留有相当余量的。

作为一枚弹道导弹,其基本弹道就是一条抛物线,越接近弹道中点,其弹道高度越高。日本这次差不多正好处于弹道的中间,也就是说,弹道导弹在飞过日本上空时,大部分时候的弹道高度都在500公里以上。

目前日本总共配备有两种反导导弹,其中航空自卫队配备的是爱国者PAC-3型反导导弹。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的6个高射群24个高射队已经全面配备了该型导弹,从部署上也已经遍布全国,但是作为美国研制的末端低层拦截系统,爱国者PAC-3设计的拦截目标仅限于射程不到1000公里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最大作战高度仅为15公里。如果朝鲜的这发弹道导弹是射向日本而来的,那么爱国者PAC-3还有希望在最后关头豁出去试试身手,但面对500公里高空的中程导弹,就只能望而兴叹。

另一种导弹则是海上自卫队配备的标准-3Block1和Block1A型反导拦截弹,目前装备在海上自卫队的4艘经过升级的“金刚”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上,未来2艘“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和计划建造的2艘新宙斯盾舰也将配备该型导弹。

当然,从数据上说,标准-3Block1和Block1A型反导拦截弹的最大作战高度仅有160公里,也比不上朝鲜这次弹道导弹的飞越日本的弹道高度。不过海基反导系统既然设置在战舰上,理论上海自的战舰就能提前埋伏在日本海靠近朝鲜的水域,在弹道导弹的上升段进行拦截。在前些年海上自卫队号称拦截朝鲜“光明星”发射时采取的就是这样的策略。自然这样的所谓“拦截”需要很强的情报和预警工作,才能提前将自卫队的驱逐舰部署到指定位置。

以往发射“光明星”卫星的朝鲜“银河”系列运载火箭需要漫长的组装和测试,因此火箭会暴露在固定的钢制发射塔架下好几天,不仅间谍卫星和间谍飞机都能对火箭实现持续监视,还能从发射场地面人员和车辆推测出运载火箭的准备发射情况,进而预测其发射时间,并提前安排反导舰艇提前就位。但无论是火星-10还是火星-12都是朝鲜研制的机动发射弹道导弹,导弹平时装在MAZ-547重型运载车上,可以提前完成燃料的加注,并机动到隐蔽地点的发射场坪进行快速发射。

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8月30日发布的新闻通稿,这次“训练配合突击机动和打击,是为了评定检查朝鲜半岛有事时朝鲜战略力量的快速反应态势,验证新装备的中远程战略弹道火箭实战能力”,加上这次发射选择在了朝鲜首都平壤(按照朝中社的表态,这是火星炮兵首次在朝鲜首都进行发射训练),如此一来,跟踪导弹发射信息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朝鲜导弹的发射选择在能见度很差的凌晨,使得日本很难在朝鲜弹道导弹发射前进行有效预警,自然也难以派军舰预先部署准备拦截了。

如此看来,对于拦截朝鲜弹道导弹这件事儿,日本自卫队与其说是不为,不如说是不能。但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对于朝鲜弹道导弹的不作为,与其说是不能,更多的还是不愿。

从朝鲜的角度看,朝鲜进行这种“大胆”的军事试验与示威行动,核心的目的并非要和日本过意不去。在长期的斗争中,朝鲜很早就认识到,无论是朝韩关系、朝日关系,归根到底都是朝美关系。因此无论是对韩威慑、对日威慑,归根到底也是对美威慑。

近年来朝鲜在尖端武器科研上也明显体现了这一点。朝鲜新近研制的火星-12和火星-14,明显都是有着鲜明的对美威慑意图。此前一段时间美朝围绕所谓朝鲜包围射击关岛的口水仗,就是双方就这一威慑的一次试探交锋。而这次的试射,按照朝中社“是牵制侵略前哨基地——关岛的意味深长的前奏”的说法,虽然其落点与关岛差距不小,但其目的显然已经正式和美国挂上了钩。

朝鲜阅兵式展示火星12导弹

至于用弹道导弹飞越日本,则进一步体现了朝鲜这种试探性威慑的特征。朝中社的声明中明确强调,美韩挑战意味深长的朝鲜警告,强行举行“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朝鲜人民军战略军的中远程战略弹道火箭发射训练是对应武力示威的一部分。

这充分说明了这次导弹试射针对的目标,而报道中特意强调“此次训练对周边国家的安全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也很明确地表明了这次发射与日本的关系并不密切。唯一的关系,就是声明中所谓为107年前生效的《日韩合并条约》报仇雪恨,但在当下的国际关系内容里,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对于美国而言,朝鲜导弹无论是打到关岛附近,还是从日本头顶上过,对美国都是一种“挑衅”,而针对美国盟友的威慑如果美国不加以回应,则可能会引发美国与盟友的“离心离德”,导致美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衰退。

特别是考虑到导弹没有落在关岛附近却“与关岛有关”的特殊情况,美国不太方便像之前特朗普承诺的那样对朝鲜予以回击。最终美日很可能仍然只能以缺乏实际效果的“制裁”来回应朝鲜的导弹实施,美国在应对类似事件上缺少可用选择的窘境反而显露无疑。

既然针对的目标是美国,那么对于日本政府而言,上赶着替美国人拦截朝鲜导弹显然就无利可图:拦截失败了,自卫队和日本政府的声誉必然受损;拦截成功了,则毫无必要地将朝鲜对美国的怒气转移到自己头上。

反正根据弹道导弹弹道,日本有充足的时间确定这发弹道导弹是“飞越日本”而不是“飞向日本”,而导弹落海之后,真正需要烦恼的不是日本政府,而是极力展现对地区盟友强有力支持的美国。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