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美学”之路:让村庄再次成为栖息乐园

text

香水风情堡民宿一景。 李佩珊 摄

中新网银川5月7日电 题:乡村振兴的“美学”之路:让村庄再次成为栖息乐园

中新网记者李佩珊

五月夏至,风长昼暖花飘香,六盘山脚下的泾源百公里旅游服务带迎来了旅游旺季。

“这里的村庄有返璞归真的美感,干净整洁的民宿让我体验安静逃离城市的舒适。”这几天,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香水风情堡民宿居住的河南游客袁元在网络平台上写下评价。

远处翠绿的山脉,近处潺潺的流水,两年前,大片的荒地和破旧的房屋变身古风建筑的民宿院落。白墙、灰瓦、青石间,诗意的慢生活舒卷开来。

香水风情堡民宿一景。 李佩珊 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丽的乡土情怀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在泾源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马晓勇看来,乡村旅游建设需要美的融入。为此,泾源县在探索全域旅游发展之路中找准定位,用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增强审美韵味。

依托水系、带状田畦和自然山脉所建造的香水风情堡2019年建成运营,是该县引进武汉法雅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精品民宿。“泾源县的森林覆盖率50%,是西部地区之最。我们结合这张绿色名片,利用四合院等古朴建筑与现代简约内装饰勾勒出全新的度假民宿,让外地游客‘闲心静享慢生活’。”香水风情堡运营总经理唐昭旭告诉记者,四川、福建等南方客人是民宿主要客源,仅2020年一年的营业额已突破200万元(人民币,下同),实现盈利。

泾源的全年最高温不超过25℃,是难得的避暑胜地。但由于曾经基础设施缺乏,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如今,泾源县按照地形与结构布局划分成为“一核四区”,培育萧关文化园、花田花海等旅游新业态,年轻人的回流以及一批批游客的到访,让村民们变得积极起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生活和乡村风貌随处可见,成为无数人心向往之的“诗和远方”。

孩童在泾源县冶家村农家乐游玩。 李佩珊 摄

“全县有180多家农家乐,一半以上是返乡青年开设,还有4家宾馆和5家民宿,也都是返乡青年这两年间陆续开起来的。”马晓勇告诉记者,在外打拼过的年轻人将新鲜的咨询带回家乡,“在做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年轻人致力于用美学设计与非遗元素,避免‘乡村城市化’的破坏式开发,也留住了人们心中的乡愁。”

曾经的破旧院落修葺一新后变成了民宿,早已荒废的厂房摇身变为土特产展示店,废旧轮胎改造的秋千、跷跷板上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2020年,泾源县游客接待量由2016年的65万人次增加到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由《小康》杂志社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榜单中,泾源县榜上有名。

不止在泾源,“百姓美、经济美、生态美”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在中国的每个地方都在为乡村振兴赋能,美学也让乡村经济在发展中调整角度,发现资源,整合创新。

改建一新的冶家村农家乐。 李佩珊 摄

长期带领学生在泾源冶家村、安徽宏村等地写生的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胜泽见证了中国乡村的变化发展,他一直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首先要转变观念,从美学思维创造生机盎然的乡村美学世界。

“每一个写生基地都各有特色,促成美学与乡村振兴发生关系,需要结合乡村自身发展优势。”王胜泽说,要让雕塑、绘画等美学创意与乡村紧密融合,通过文化墙绘、公共艺术、非遗创新、文创设计、民宿规划推进产业交叉融合,激活农村历史文化、农产品、传统村落等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让艺术成为引领人们走进村落、与乡村产生交流的媒介。

正如王胜泽所言,“美”的融入,将使记忆中的故园变成有活力的新农村,再次变成栖息乐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