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印度》杂志6月1日文章,原题:什么是中国的,什么不是?抵制务实吗? *尽管印度国内针对中国产品的声浪日益喧嚣,但基本现实表明,这两个亚洲经济巨人之间的商贸关系规模过于庞大、过于纷繁复杂,以至于不可能全面抵制。首先,鉴于中国对印度的广泛投资,即使去识别什么是和什么不是中国的(产品)、并找到具有竞争力的替代选项,看起来也绝非易事。
仅在科技领域,近来与中国有关的投资就迅速增多。根据印度智库梵门阁2月份发布的报告,印度初创企业中的中国科技投资达到约40亿美元。最顶尖的30个“独角兽”中,18个获得中国资金且大多由科技资金推动。报告列出92家由中国人出资的印度大型初创企业。
这些中国企业并非有关印企的唯一所有者。印度和非中国投资者对其中很多印企持有多数控股权,使人难以将它们界定为中资或非中资。上述报告说,印度初创企业之所以大都由外国投资者出钱,是因为大多数印度风投出资人无力做出资助初创企业度过早期亏损所需的巨额投资承诺。这令西方和中国投资者成为支配性玩家。
中企在印度还有其他平台。在印度下载量最高的App中半数获得中方投资,例如UC浏览器、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这些App已在印度城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
在(印度)硬件市场,中国企业甚至占据更明显的主导地位。全球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称,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创纪录的65%。在印度,如今小米、vivo和OPPO都已成家喻户晓的品牌。
中企在印度采取多种投资路线。随着投资变得日益复杂,人们将难以识别出中国品牌。印度露天市场出售的很多中国电子和居家产品也无可识别标识。上述报告称,一些中国基金正通过位于新加坡和毛里求斯等地的办公室向印度投资,而这些并不被印度政府记录为中国投资。(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