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外用”治贫困顽疾 宁波跨越山海助多地脱贫

中国新闻网

text

工作人员清洗制作芭蕉果酒的容器。余姚宣传部供图

种植的芭蕉树。余姚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宁波4月27日电(见习记者 李典)开展直播助贫活动、教授贫困人口制造业技能、贫困地区商品入驻市集……在扶贫攻坚决胜之年伊始,浙江省宁波市针对贵州黔西南洲、吉林延边等对口支援地区,开出多个“内服外用”药方,根治其贫困顽疾。

“这是我们新开发的芭蕉果酒,口感醇厚,回味无穷。”在直播平台上,贵州省黔西南洲兴义市则戎镇的祥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长冲村党支部书记郭万坤向网友介绍起当地特色。

作为四面环山、耕地稀少、石漠化严重的村庄,长冲村传统农业收益微薄。对此,在宁波市余姚市助力下,当地成立的合作社吸纳了近1600户家庭作为合作社社员,连片种植土芭蕉面积达11000亩。“其间,余姚市及其梁弄镇还为我们提供苗木帮扶资金50万元。”郭万坤说。

种植芭蕉树仅仅是第一步,为打造芭蕉产业链闭环,在余姚市对口支援下,历时5年实践,该地芭蕉果酒获批生产证,芭蕉“身价”大大翻倍。“一只小小的芭蕉,带动了当地1600户、近6000人增收致富。”则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舟说。

不止于向贫困地区“内输”发展经验和资金支持,宁波开出的另一则助力脱贫的药方则是发挥自身制造业优势,“外引”贫困地区人口前来学习更多劳动技能和知识。

3月初,乘坐着从黔西南洲普安县开往宁波市镇海区的返岗专列,19岁的徐兴卫和其他300多名务工人员一起憧憬着在“山的那边”开启崭新日子。

而今,在宁波安德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徐兴卫经过数天的观摩学习后,对粗加工、精加工、钻孔等各个工序都已逐渐熟悉。“小伙子脑子很灵活,不懂就会问,这点很重要。”帮带徐兴卫的班长申江说。

这是宁波对对口支援地区进行就业扶贫的举措之一。在解决就业问题之后,这些跨越山海、前来“取经”的人们可以带着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再次回到故土,建设自己的家乡。

而将镜头从生产车间拉远,来到宁波市鄞州区的特色商业扶贫街区山丘市集。这条于2019年10月开市的全国首条扶贫商业街,入驻的48家商户中,有20家扶贫商户引进了贵州黔西南、吉林延边、新疆库车等宁波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8个地区特色商品。

随着疫情好转,山丘市集利用起眼下最时髦的“直播带货”,开展公益延边大米直播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消费扶贫,推动延边扶贫商户复工销售和扶贫产品的生产和外销。

短短一天时间,9000斤延边大米便销售一空。参与直播销售的商户负责人陈浩说,通过这场直播销售活动,延边的贫困户将得到实实在在的分红。

在如此药方“效力”之下,宁波市助力对口支援地区的脱贫成效已经显现。对口支援的贵州贞丰、普安和册亨退出贫困县,对口帮扶的吉林汪清、安图退出脱贫,对口帮扶延边州的4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

“但脱贫‘摘帽’不摘责任,我们还是会持续对对口支援地区进行帮扶,这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