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赞叹中国大桥不是最长或最高的那个 而是1968年亮相的这座

亚太日报

text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8月1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或许拥有世界上最长和最高的大桥,但是论创新,二者均不如南京长江大桥。

1968年,这座双层大桥一经亮相就被誉为具有开创性的突破。但是,对某些人而言,更重要的是, 它也是第一座在没有外国设计师帮助的情况下由中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大桥。 具体摘要如下:

在2018年建桥50周年前夕,目前正在对大桥进行大修。长江大桥仍然是南京的骄傲。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表示,这个由铁路官员委托的项目希望通过纪录历史保留大桥的遗产。

他说:“大桥如此重要,它无疑是这坐城市的象征。翻修是出于运输和安全目的,但我会珍惜这次机会,把桥头堡和大桥公园变成记忆景观。”

中国最初希望与苏联共建南京大桥。此前已在武汉帮助中国修建了跨江大桥的苏联人再次提供了技术援助。

但是,就在长江大桥1960年开工后不久,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中苏关系破裂之前,苏联专家撤出了项目组。然而,8年后大桥建成了。中国视此为重大的工程大业,同时也是宣传取得的胜利。

大桥全长4589米,汽车和火车都能通过。桥的上层是四车道公路,配有人行道,而大桥的铁轨现在也是京沪铁路线的必经之地。

收集了1000多份南京长江大桥纪念品的南京老市民王士清(音)说:“大家都爱这座桥。它是我们的骄傲,特别是南京人的骄傲。”

对南京人来说,长江大桥因其改变了城市生活而闻名于世。在大桥修建之前,人们只能靠渡船过江,货物也一样。通过南京的火车必须拆分装入轮渡才能继续行程。

大桥建成后,南京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彻底变化。出生于大桥开通当年的王士清说:“就用途而言,它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了。它缩短了过江时间,成为南北交通的主动脉。”

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宽敞的构造体现了传统建筑语言:中间入口、游行路线和讲台。这种设计成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典范,非常重要。这种形式具有长期影响。

鲁安东说南京长江大桥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他说:“这座大桥是是技术和历史成就的象征。它的图片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杯子、铅笔、鞋子、镜子、香烟和自行车上——大桥成了现代流行偶像。”

大桥记忆也通过以它起名的人们留传不息。据说,南京很多人把长子长女起名为“长江”,次子次女起名为“大桥”。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对大桥进行为期27个月的维修计划。

随着年轻一代对大桥的历史意义了解渐少,鲁安东希望大桥翻新不仅能够恢复大桥的面貌,而且能够重新燃起这座城市对大桥的兴趣。

他说:“老一代显然更为大桥感到骄傲。以创新的方式重新走入大桥的记忆,让各个年龄的人群都体验和理解大桥的记忆,这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