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黃埔人在軍校誕生地緬“共同記憶”倡“共同夢想”

text

新華社廣州6月19日電(記者李寒芳)“這是革命的黃埔……攜著手,向前進,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18日,在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在泛黃的老校歌歌譜前,一群白髮蒼蒼的老人滿懷激情地合唱起當年青春的旋律。

人活九十,堪稱鮐背之年;校立九十載,塑造幾多中華脊梁。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90週年,由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第八屆黃埔論壇18日至20日在廣州舉行,論壇的主題是“共同記憶、共同夢想”。

1938年,日軍飛機轟炸長洲島,黃埔軍校本部被夷為平地。1996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按照“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復建,如今每年接待120萬人次。

來自兩岸三地及海外等近200名黃埔同學和眷屬出席論壇。參觀這座激蕩中國近現代歷史風雲的校園,他們為先烈們敬獻了花圈。在東征烈士陵園,他們親手栽下象徵長青的松柏。

“有幸與黃埔結緣,到軍校舊址看看先烈們的故地,這是我們一輩子都想要實現的夢想。”1949年6月,當時還是流亡學生的台灣退役將領、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文燮,正是從廣州的黃埔碼頭登船來到台灣的澎湖,考進陸軍軍官學校,從此成為黃埔人。

“愛國、革命”的共同記憶也傳承在黃埔後代的記憶中。

“今天站在黃埔軍校的舊址上,我們好像回到了那個炮火硝煙的大革命時代。”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岩說,考入黃埔的父親在回憶錄中清晰地記錄了中山先生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從今天起,就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陞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

每一時代都有其夢想。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是黃埔一期生鄭洞國將軍之孫。他表示,當時軍校倡導“陞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所有踏入這所校門的師生們都懷著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挽國家於危亡,救斯民於水火,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這幾乎成為黃埔人共同之夢。19日,與會代表參觀了中山先生故里翠亨新區。這塊如今是臺商投資熱土的村落現代化氣息十足,讓黃埔人感慨“中國人從沒有離實現中國夢這麼近過”。

“中國人30多年不打仗,就有了兩岸經濟的長足發展。”台灣退役將領、台灣海軍原副總司令沈方枰說,兩岸關係和平永續發展是中國夢的一部分,也是黃埔同學的歷史責任。簡單地說,中國夢就是國富民強。

徐小岩說,這個夢包括國家富強之夢、民族振興之夢、祖國統一之夢、人民幸福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兩岸同胞一起來圓。

在中山先生故里,兩岸及海外黃埔人又一次自發合唱起歌謠,從校歌到“龍的傳人”“我的中國心”,歌聲悠悠傳承90年光榮與夢想,敘說“天下黃埔是一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