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熱望經濟“重返亞太”-- 解讀美副國務卿

APD NEWS

text

圖為12月7日,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在位於香港中環的長江實業大廈里發表演講。 亞太日報記者錢曉樂攝。

近幾年,美國將戰略重心逐步轉向蓬勃發展的亞太地區,奧巴馬、希拉里·克林頓等政要頻頻現身亞太區峰會。而他們的任務——除了鞏固與亞太國家间的政治夥伴關係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拉緊“美國與亞太地區經濟合作這條紐帶。

“財政懸崖政策商討數月仍然懸而未決、製造業數據疲弱、失業率維持高位,面對充滿挑戰的環境,奧巴馬政府重振經濟的願望從未如此迫切,而日益崛起的亞洲力量和巨大市場,吊起的不只是投資者的胃口,更是美國政府增加就業、重振經濟的一把旺火。

近日,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继訪問中國內地省市之后到達香港并發表《美國與亞太地區的經濟交往》演講。演講時他反復強調“Investment (投資)、“fair market(公平市場),以及“TPP(跨太平洋區域合作協議),每個重點詞的背後,都透出美國經濟上進軍亞太的決心。

解讀之一:“山姆大叔期待東方資本

對於大部份人而言,亞太地區經濟的崛起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但對於美國這個世界經濟的長期霸主來說,亞太資本有多麼重要,恐怕人們還沒有概念。

美國國會研究中心10月公佈一組數字,截至2011年底,海外公司直接投資美國總額為25478億美元,其中30%來自亞太地區,達到7735億美元。針對美國的直投增速也十分驚人。以中國為例,2008、2009、2010年,中國對美投資金額同比增幅分別達135.7%、96.7%和43.9%。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創6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其中房地產以及與房地產直接相關的資訊、服務與娛樂產業的投資增長勢頭顯著。

剛結束在中國內地訪問的霍馬茨,談及中國對美投資的熱情時十分感慨。他說:“在過去的幾天裏,我訪問了南京、合肥等省會並與當地官員進行交流,發現合作的機遇無處不在。

雖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與或直接投資美國,但與歐洲將近兩萬億以及日本近三千億美元的投資規模相比,中國對美國的投資顯得規模不大。中國對美投資總額2011年為164億美元,不及美對華投資的十分之一。對此,美國是既期待又著急。這一點,霍馬茨表達的十分直接:“我此行來北京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中國的公司,美國歡迎你們來投資。

“華為、中興只是個例,絕大部份的企業不會受到阻礙,應該多角度、正面地看待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對於近年華為等公司在美擴張重重受阻的疑問,霍馬茨如是說。

解讀之二:挖掘“亞洲新貴的潛力

一個月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閃電到訪金邊,與東盟十國領導人會晤,期間達成美國-東盟擴大經濟交流倡議,為美國一直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進一步擴大打下基礎。霍馬茨在港演講也驗證了美國擴大TPP實力的雄心。“2013年將是TPP有大發展的一年,他肯定地表示。

從演講中不難看出,霍馬茨提到的“大發展計劃里的重要角色,便是東盟。擁有廣闊市場和極富吸引力的勞動力,東盟這個正在崛起的“亞洲新貴,正越來越多地吸引著美國的注意力。美銀美林11月發佈報告顯示,東盟近三年來國民生產總值保持7.4%的穩定增長。去年,東盟已經躍升成為美國第六大出口市場。不僅如此,隨著中國人口逼近峰值,東盟的勞動力一直保持近20%的穩定增長,對於追求低成本的美國企業來說,吸引力可謂巨大。

在演講中,霍馬茨數次提到美國與東盟的合作前景并強調美國將與東盟展開在能源方面的合作,開拓美國—亞太能源夥伴關係。 他說:“美國與各國的合作將主要放在可再生資源、清潔能源和天然氣領域。

圖為奧巴馬出席今年10月舉行的東盟領導人峰會。 資料圖片。

目前,美國在東盟的投資總額在2011年實現760億美元,比前年提高近50%。霍馬茨說:“我們與亞洲發展銀行一起建立‘東盟建設基金’,能夠從資金上支持美國公司參與東盟區域的交通、能源、通訊等大型項目的建設。

然而在關於“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是否意味著美國將介入南海問題等政治爭端,以“地緣政治制約中國,霍馬茨並未明確作答。“這不是我的管轄範圍,他笑著說。

解讀之三:美國公司能否玩轉“非自由市場

無論是在對合肥與南京的訪問中還是在香港演講中,霍馬茨都提到了“平等競爭這個關鍵字。他反復強調是基於同樣一個原因——美國公司在亞太地區投資時遇到“非自由市場帶來的挑戰。

在亞太地區,除新加坡、香港等較為開放的經濟體,亞洲國家市場與美國公司成長的“自由市場存在一定差距。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儘管資本賬項開放,但資本進出的體系並不健全,加之政治局勢動盪,使得美國公司的投資並非一帆風順。

霍馬茨指出,以中國市場為例,國企在競爭中擁有明顯政策性優勢,包括減免稅項、土地優惠政策等等。他說:“如果政府為國有企業提供太多優惠,等於增加了企業的‘人為競爭優勢’,造成市場的不平等競爭。

霍馬茨強調他並不是針對中國國企,國有企業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最重要的問題是亞太區政府如何建立更為公平的市場體系,消除“特殊待遇。

事實上,來中國投資、擴張的美國企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與國家利益相關的電力、能源等行業,對外資的管控在所難免,而一些其他領域例如零售、餐飲、衛生用品等,不少美國公司在中國發展成績喜人。星巴克、百盛餐飲、寶潔公司等,中國市場都成為其利潤的持續增長點。不僅如此,廣州、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包括廣大內陸省份,都有出臺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一些美國公司在華投資的“碰壁,很大程度也是由於對優惠政策以及當地市場情況的不了解。

對此霍馬茨也提到,中國地方政府吸引外資的決心非常堅定。他認為解決方法之一是舉辦地方性的論壇活動,讓中國地方省市官員、投資者與美國各州州長進行直接對話,消除認識上的差異,建立貿易上的相互信任。而作為中國自由貿易口岸的香港,在推動建立中美互信的過程中地位重要。

“香港是APEC(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在打破貿易壁壘、削減關稅、打擊盜獵野生動物等方面,美國與香港保持著長期緊密的合作,他說:“美國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總體上來說潛力巨大,我十分樂觀。

看好美國與亞太合作的,不僅僅是政界人士。一份來自芝加哥議會2012年的民意調查顯示,在被問及“你認為對美國而言,歐洲和亞洲哪個更重要的問題時,選擇“亞洲更重要的人數首次超過支持歐洲的人數,達到52%。而18年前,當美國民眾第一次被問起這個問題時,認為“亞洲更重要的只有21%。這樣的變化,很大程度上說明美國政府“重回亞太不僅是經濟需要,更是民意訴求。而正如霍馬茨所說,只有各國政府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經濟合作,才能最終實現雙贏,惠及各自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