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駐東京記者樂紹延 許緣】四年前的3月11日,一場罕見的9.0級大地震突襲日本東北地區的福島、宮城和岩手等縣。強震之後產生的海嘯將三縣沿海地區的大部分城鎮夷為平地、滿目瘡痍,造成近2萬人遇難和失蹤,2100億美元以上的財產受損。災後,日本政府雖然積極採取各種措施,領導和組織災區人民抗震救災,重振家園,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效,但由於這次地震的嚴重性、特殊性和複雜性,導致災後重建問題成堆、進展緩慢。四年時光流逝,重建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重建進展緩慢
災情發生後,日本國會制定了《東日本大震災復興基本法》,政府制定了為期十年的災後復興計劃,並在內閣中設立了復興廳,在福島、宮城和岩手設立了復興局,專門負責領導和協調災後的重建工作。為了給震後復興提供必須的財源,日本政府還增設了“東日本震後復興稅,計劃在集中復興期的五年中,籌資26萬億日元支持災區重建事業。
在為期10年的復興計劃中,前5年為集中復興期,主要工作是恢復道路交通、清除瓦礫垃圾、修建住宅、恢復生產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建設防波提等。經過了四年的努力,災區重建工作取得了不少進展:岩手和宮城兩縣的地震瓦礫等垃圾已經基本清除完畢;教育和醫療設施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工業生產基本恢復到了震前水準,農業和水產業的生產恢復到了震前的70%左右;上下水道以及道路交通也恢復了90%以上。但是,仙臺等部分重災區的產業恢復形勢至今依然十分嚴峻,只有40%的製造業企業營業額達到震前水準,而整個水產業的銷售額只有震前的30%,旅遊業銷售額不到震前的80%。
根據復興計劃,集中復興期只剩下一年時間,但重建的進展遠遠不及預期,福島縣還有大約23萬噸的瓦礫等垃圾沒有清除,特別是關係到災民休養生息的住宅建設,因建築材料和人工費用大幅上漲、資金短缺而大幅延誤。截至今年2月,宮城和岩手兩縣的公營住宅建設只完成了計劃的15%左右。目前還有23萬災民被迫在外避難,7.7萬個家庭依然居住在窄小的臨時簡易房中,有68.%的災民感到經濟壓力很大。由於居住環境窄狹,加上災害陰影籠罩,約有10%的災民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災後重建的最重要項目之一防波堤工程建設同樣大幅延緩。計劃由國家、縣和市町村共同負擔建設的防波堤共有572處,全長約400公里。目前只完成了46處,僅佔工程總量的8%,還有55%的工程在建設中,另有37%的工程尚未動工。
導致重建工作嚴重滯後的主要原因是核輻射影響、建設施工企業人手不足以及重建所需資金缺乏。在福島、宮城和岩手縣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建設招標中,有23%的工程項目因沒有投標企業而流標。《讀賣新聞》進行的問卷式全國輿論調查結果表明:有71%的受訪者表示反對為重建地震災區而增加負擔;有53%的受訪者認為重建工作進展緩慢,還有不少災民對政府的賑災重建對策力度和進度均表示嚴重不滿。
核輻射是重建最大障礙
日本東北地區的這場大地震不僅震級罕見,而且引發了巨大的海嘯,不僅沖毀了沿海低海拔區的建築物,還導致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嚴重核事故,給震後重建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成了是震後重建的最大障礙。
福島核電站經過專業人員4年的艱難應對之後,迄今依然每天要排放出350噸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的污水,這些核污水需要灌入容量為1000噸的密封罐中,等待凈化處理。今年二月,部分核污水泄漏,與雨水一道被排放到海中。儘管東電公司掌握了核污水外泄的情況,但隱瞞實情遲遲沒有公佈而遭到輿論的嚴厲譴責。
震區重建過程中的最大障礙是核輻射污染。通過四年的污染控制和除污處理,當前福島核電站釋放出的核污染物質比當初大幅減少,擴散的範圍也在不斷縮小,禁止一般人進入的區域也從當初的周邊30公里縮小到目前的20公里,居民全部撤離的部分村鎮已經宣佈可以返回居住,但災區住民依然擔心核輻射的存在,對回遷原住地十分慎重,很多居民遲遲未有行動。
據《每日新聞》發表的調查結果,在受災嚴重的宮城、福島和岩手縣的20個市町村中,至少有4865個家庭已經決定徹底離別故土,到遠離核污染的地區建房定居,地震重災地區的人口也比震前減少了9.2萬人,核污染的恐懼籠罩著災民甚至周邊地區居民心頭。
目前,在距離核事故電廠20公里的範圍內,很多自願者冒著風險在進行核污染清除工作,迄今已達3萬多人次,但核污染問題依然嚴峻,特別是臨近福島核電站地區,依然能夠檢測到很高的輻射量,給重建工作帶來巨大障礙。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專家對談節目報道,從徹底控制核污染釋放、核污水凈化處理、污染區除污到完全廢棄核反應堆,至少還需要35年的時間,到2050年才有可能全部完成。
核災幽靈揮之不去
伴隨海嘯和核災難的強地震不僅摧毀了大量的建築物、道路等設施,還給許多日本國民的心理蒙上了揮之不去的核陰影,進而影響到了地震災區的恢復和重建。福島、宮城和岩手是日本主要農業和水產業縣,是日本水果蔬菜以及魚蝦貝類食品的主要供應地。核事故發生之後,這些地區的農產品和水產品受到核輻射污染,一度被禁止上市銷售,農業和水產業受到重大打擊。在日本普通國民中,沒有必辦事務,誰也不願進入和接近具有核污染風險的地區。
四年之後的當今,從這些地區生產的水果蔬菜以及魚蝦貝類中檢測出來的放射性物質已經很少,日本政府有關部門也一再表示福島等地生產的蔬菜和大米等農產品已經完全符合國家制定的食用標準,是安全的,食用後不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並經常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舉辦地震災區食品展,推介災區美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及農林水產大臣都曾在現場面對消費者食用災區生產的食品,呼籲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支持災區重建工作。但是消費者並不領情,儘量避免購買有核輻射風險地區生產的食品。福島等地震災區的農產品銷量和價格雖然比其他地區產品低不少,銷量依然不好。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首先要看產地,地震災區產品倍受冷落。
不僅地震災區產品被冷落,就連到東京等其他地區避難的災民也或多或少遭到少數人的歧視,有些家長都不讓孩子與來自災區的孩子玩耍。
有關專家認為,消費者對核污染的恐懼心理很可能較長期地影響福島等地震災區農、水產品銷售,對災區農林水產業恢復和發展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擺脫核輻射心理層面的陰影,可能遠比災區重建更加艱難。
在地震4週年前夕的10日晚,日本首相安倍在記者會上表示:在今後的一年中將加速災民住宅建設,爭取增建1萬套公營住宅,並在較高海拔地帶平整出1萬套住宅的建設用地;在今年5月之前,制定出下一個5年重建計劃,並加大支持核電站事故所在地福島的重建力度,擴大扶植範圍;全線開通因核事故而中止的常盤線鐵路交通,並表示要盡力推進關愛災區居民的“心理重建和促進就業的“生計重建。
日本媒體認為,儘管日本政府一直表示要加大災後重建的力度,加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步伐,但核事故帶來的重建高難度以及資金短缺,重建之路必將漫長而艱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