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财经观察 | 十九大释放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信号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汪涛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8日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了报告,并为未来多年党的思想和政策方针定下基调。习主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习主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思路和基本原则。与之前相比,经济政策明显倾向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公平,而对经济增长具体目标的表述有所弱化。

我们对十九大报告的解读如下:

政策基调没有明显调整,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习主席演讲中对供给侧和国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市场因素的作用、对外开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措辞都延续了此前的基调。

微妙地弱化了具体经济增长目标。习主席的演讲勾画了对中国长期发展的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GDP增速目标,可能表明经济的主要发展目标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不过,他重申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政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也毋庸置疑,这要求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估算中国2018-2020年实际GDP年均增速仅需要达到6.3%,因此我们预计2018年政府可能会小幅下调GDP增速目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培育新增长点。除了重申去产能和去库存、以及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习主席还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重申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与2013年三中全会的政策基调一致,习主席重申了市场在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未来2-3年,政府计划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计划2018年执行)、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对国企改革的表述与此前没有明显差别。如此前所写,我们预计明年国企改革可能提速,包括加快产能整合、削减成本、发展混合所有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国企利润水平并降低杠杆率,因此利好金融板块。、

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之外,习主席再次用了一个专门的章节讨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计划发展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发展绿色金融,并降低污染排放。此外,习主席还宣布将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我们预计环保政策收紧的趋势还将延续,对诸多板块和公司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强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平等。习主席的讲话表明,加强社会保障和减少不平等将在未来几年变得日益重要。在报告中提出的政策措施包括:实现更广泛和公平覆盖的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更完善和更广泛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通过土地、财政政策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提供居民能够负担的住房;在农村土地方面,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将在约10年后到期,习主席宣布其到期后将再延长30年。

再次强调开放。习主席强调,中国将继续扩大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包括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大幅提放宽特别针对服务业在内的市场准入,继续拓展对外贸易。一带一路将成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驱动力,且中国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我们认为,政府将继续推进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但近期内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仍将维持一段时间,汇率形成机制也不会出现重大变化。

习主席的讲话没有过多涉及去杠杆或房地产领域的问题。我们认为对于去杠杆没有过多涉及,是因为近期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制定了未来几年的关键政策目标和方向。我们预计政府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将继续推进。尽管近期央行进行了定向降准(2018年开始实施),周小川行长发表了对经济较为乐观的讲话,但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除非出现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否则货币政策难以放松。在房地产领域,习主席强调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并强调要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我们认为,12月即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调节机制”,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在目前地产市场情绪仍然高涨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房地产领域的政策仍将进一步收紧,但也不会马上推出房产税。


作者汪涛,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