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父親自殺陰影——訪美國作家大衛·範恩

新華社

text

美國作家大衛·範恩

在美國作家大衛·範恩13歲那年,他的父親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後3年裏,範恩告訴周圍朋友父親死於癌症;此後的15年裏,他備受失眠症的困擾;直到多年後創作小說集《一個自殺者的傳說》,他才走出父親自殺的陰影。

範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強調家人自殺或者離世後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如果當年父親去世後我接受心理治療,或許他的死就不會困擾我那麼多年。所有的後遺症或許都可以縮短。近日,他在北京宣傳該書中文版時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父母離異後,範恩跟隨母親離開故鄉阿拉斯加搬到加州定居。13歲那年,二度離婚的父親讓範恩回阿拉斯加陪伴他一年,但範恩拒絕了請求。兩周後,他的父親用手槍告別了這個世界。

父親去世後,範恩過上了“雙重生活。在學校裏,他依舊是優等生;但在夜裏,他常常用槍朝路燈射擊,宣泄自己的憤懣。此後很多年裏,範恩總擔心自殺也會是自己的歸宿,“父親的死就像是他留給我的一筆遺產,我無從逃避。

在《一個自殺者的傳說》的一篇故事裏,範恩讓小說中的父親再次邀請兒子前往阿拉斯加陪伴他一年,這一次,兒子說了“願意。這部於2008年出版的小說如今已翻譯成21種語言,獲得包括法國梅迪西文學獎在內的多個獎項,簡體中文版預計於今年上半年面世。

經歷了人生起起伏伏後,範恩坦言:“即便在我人生的最低谷,我從未想過輕生。我只希望父親當時能夠意識到,如果他哪怕能再多停留一會兒,他的人生或許會有所不同。

他說:“如果生活讓你無法忍受,你要勇敢做出改變。結束一段婚姻,辭去一份工作,或者搬到別處生活。總之就是多做一些嘗試。

範恩還注意到了自殺者性別差異,“在西方,總體上,男性自殺率高於女性。這或許是由於西方女性更願意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或主動尋求心理諮詢。但各種因素裏,抑鬱是自殺的一大原因,因為人會感到人生路越走越狹隘,生活不再有轉機。

他認為自殺干預能夠在降低自殺率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自殺干預能夠讓人知道在絕望時,除了親朋好友之外,還能得到專業幫助。同時也應該讓懷有輕生念頭的人意識到,他們的死會深深刺痛家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