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明年最大经济风险是什么?全世界期待中国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 Shannon

疫情期间,到处都充斥着失败的预言。经济学家们正在这场疫情中努力寻找地希望,他们对明年持乐观态度,但现实却很难讲。

包括彭博经济社在内的大多数预测者认为,2022年基本可以达到经济强劲复苏,物价降温,并有希望摆脱紧急货币政策。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奥米克戎、通货膨胀、美联储升息、中国恒大的陨落、台湾问题、新兴市场的运行、英国脱欧、欧元危机,以及火药桶般的中东形势 —— 所有这些都是属于高风险的诱因。

奥米克戎和更多的封城限制

现在对奥米克戎变体作出明确的决断还为时过早。显然,它比其前辈们更具传染性,但它的致命性可能也较低。这将有助于世界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不过也意味着在限制措施上会花费更多的钱。

一个更具传染性和致命性的变体将拖累经济。英国等国家已经退回到2021年最严厉的封锁状态,这可能会导致2022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将会减弱,全球供应链问题可能会持续存在,工人被挡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物流进一步瘫痪。

通货膨胀的威胁

在2021年年初,预测美国年底的通货膨胀率为2%。但现在,它已经接近于7%。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明年的膨胀会依然存在。

奥米克戎只是一个潜在的原因。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使天然气价格飙升。而且随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更多破坏性天气,食品价格也可能继续上涨。同时,新一波的疫情可能会拖累油价,从而连累依靠汽车出行的旅游业。

美联储加息

从2013年的紧缩到2018年的股票大跌,都显示出了美联储收紧政策给全球市场造成的麻烦。这一次,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接近泡沫区,房价飙升到与租金脱轨的程度,这表明住房市场的风险比2007年次贷危机时还要大。

彭博经济社模拟了“如果美联储在2022年加息三次,并继续加息”,直到利率达到2.5%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结果是:在2023年年初将会出现经济衰退。

美联储加息还可能意味着新兴市场的崩溃。有一些国家更容易受到资本外流的影响。在2013年和2018年中,阿根廷、南非和土耳其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再加上巴西和埃及 —— 2022年最有风险的五个经济体名单就出来了。

th (1).jpg

中国可能遭遇阻滞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开始停滞不前。恒大房地产的低迷、疫情的反复封锁和能源短缺的累积压力拖累了年化经济增长。

虽然能源紧缺在2022年可以得到缓解,但另外两个问题却不会。北京的零新增战略目标意味着绝对细致的防疫举措。但同时,由于需求疲软,融资受限,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房地产建设,可能会进一步低迷。

彭博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中国经济在2022年将增长5.7%。如果放缓到3%,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使商品出口国缺乏买家,并可能使美联储的计划脱轨,就像2015年时中国股市暴跌一样。

欧洲的政治动荡

1月份的意大利总统之争可能会颠覆其脆弱的罗马联盟。法国将于4月举行投票,总统马克龙将面临来自右翼竞争者的挑战。同时,人们对欧元保持的怀疑态度,可能会打破欧洲债券市场的平静,使欧洲央行失去应对危机所需要的政治支持。

彭博经济学建模显示,到2022年底,这可能会使经济产出减少4%以上,使欧元区陷入衰退,并重新引发一轮对其生存能力的担忧。

英国脱欧的影响

英国和欧盟关于《北爱尔兰议定书》的谈判将持续到2022年 —— 这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尝试,达成一致注定是很艰难的。

如果谈判破裂会怎样?根据过去的英国脱欧的经验,不确定性将打击商业投资,削弱英镑,甚至导致通货膨胀。

食品价格和社会动荡

饥饿是社会动荡的一个历史性驱动因素。新冠疫情和恶劣天气的结合将使世界粮食价格达到历史新高,并可能在明年继续保持高位。

上一次发生在2011年的食品价格上涨引发了民众的抗议浪潮,特别是在中东地区。苏丹、也门和黎巴嫩至今看起来还和2011年一样脆弱 —— 有些国家甚至更加脆弱。

民众抗议虽然是地方性的事件,但更广泛的地区不稳定风险却是真实存在的。

2022年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并非所有风险都是负面的。例如,美国新的预算政策正努力使经济远离风险,并促进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疫情的刺激和封锁期间的节俭生活,普通家庭的现金储蓄也随之增加。当这些钱被花出去的时候,经济增长就会加速。

在中国,绿色能源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已经在全国的第14个五年计划中得到了规划。同时,亚洲的新贸易协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涵盖了23亿人和全球30%的GDP,可以有效促进出口。

在2020年,疫情所导致的经济状况比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预测的都还要糟糕。但2021年未必如此 —— 许多国家的复苏速度令人惊讶,也许明年真的会出现好转。

当然,有些事情也比预期的要好,例如各国政府可能会继续保持财政支持,以刺激经济。而中国政府推出的最新的五年计划也可能会刺激出现更多的投资。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