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 | 韓國政局更加撲朔迷離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張寧 姚琪琳)韓國總統樸槿惠4日發表對國民講話時表示,如果國民提出要求,為查明真相,她將誠實地配合檢方調查。

連日來,韓國“親信干政”事件不斷發酵,導致韓國政局出現激烈變化,深陷其中的樸槿惠希望通過提名新總理等方式扭轉不利局面。然而,此舉並未緩解緊張局勢,反而引發更激烈批評,甚至出現要求調查樸槿惠的聲音。

提名總理解危機

自10月30日改組總統府後,樸槿惠11月2日提名盧武鉉總統時期幕僚金秉準為新總理人選。青瓦臺對外宣稱樸槿惠隨後將退居二線,由金秉準承擔更多行政職責。

11月4日,在韓國首爾火車站,人們觀看總統樸槿惠對國民講話的電視直播。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分析人士認為,金秉準的提名如獲得國會批准,他將側重處理國內事務,樸槿惠則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如此,總統權力將大受限制,韓國政務將由以總理為中心的內閣主導,總統的人事權也會由總理分享。

現年62歲的金秉準目前在首爾的國民大學擔任公共管理學教授,曾是盧武鉉最信賴的智囊之一,善於政策制定和處理人際關係。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形容金秉準“具備豐富學識和行政經驗”,“是領導內閣克服當前困境的合適人選”。

然而,韓國在野黨陣營和媒體似乎並不買賬。《韓國先驅報》3日刊文稱,樸槿惠選擇金秉準,目的僅是應付反對派壓力,試圖擺脫“崔順實事件”造成的困境。

在野黨陣營說,樸槿惠任命金秉準,事先未與國會和在野勢力溝通,體現出她一貫的剛愎自用與固執己見。三大在野黨已公開反對就金秉準的任職召開聽證會。

觀察人士指出,韓國總統對總理的“任命權”實際上更似“提名權”,任命需要國會批准。因此,在目前樸槿惠面臨空前壓力的情況下,金秉準能否上任是個未知數。樸槿惠試圖依靠人事變動來緩解緊張局勢的努力有可能落空。

另一方面,金秉準曾捲入論文剽竊等醜聞。他近期還多次對現政府發出批評聲音。韓國政界有人認為,金秉準掌握實權後,樸槿惠政權倡導的各項重大決策可能被延遲貫徹甚至發生轉向。

呼聲未平息

連日來,反對樸槿惠的示威遊行在首爾持續發生。示威者打出標語,呼籲國會彈劾樸槿惠。“親信干政”事件浮出水面之初,在野黨陣營和媒體均較為克制。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分析人士說,各方的顧慮來自歷史教訓。盧武鉉當政時期曾因為親屬涉嫌貪腐而招致強烈反對,然而當在野勢力推動彈劾盧武鉉後,民意卻逆轉,同情盧武鉉的聲音佔了上風。

11月3日,在韓國首爾清溪川廣場附近,韓國民眾手舉寫有“樸槿惠下臺”的標牌參加集會。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鋻於此,在野黨陣營一度認為,維持樸槿惠執政地位符合其目前的政治利益。原因在於:一、在野勢力也不希望國家陷入混亂;二、各在野黨暫時無法推出有能力擔當總統的人選;三、利用樸槿惠可能成為“跛腳鴨”的機會,擴大自身話語權;四、繼續借助“親信干政”事件,敲打執政的新國家黨,以便在未來總統選舉中獲利。

然而,韓國政局最近幾日不斷出現新變化。2日深夜,韓國檢方對總統府前政策調整首席秘書安鐘範實施緊急逮捕,這是繼“親信干政”事件核心人物崔順實遭逮捕後,又一重磅人物落網。受此影響,公眾要求調查甚至彈劾樸槿惠的呼聲逐漸增高,而在野黨陣營也開始考慮如何迎合民意,調整策略。

局勢發展難預料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韓國媒體工作者告訴新華社記者,韓媒掌握的“親信干政”內幕不止目前被公佈的內容,隨著事態進展,可能會有更多的驚人消息和證據。

接下來,韓國政局到底如何發展還是一個問號。分析人士認為,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執政的新國家黨推出的“中立內閣”最終得到在野陣營認可,總統權力將受到較大限制,現政府的政策可能會發生諸多變化,讓放權後的樸槿惠實現“軟著陸”;二是樸槿惠提前結束任期,甚至陷入司法調查。在野黨陣營已經提出,必須先徹查崔順實干政案情,然後再討論改組內閣事宜,強調絕不能以改組內閣來轉移公眾視線、逃避調查。

執政黨方面認為,現行的特別檢察官制度足以應付對此案的調查。在野黨則主張通過新法案,以其他手段進行徹查,以免執政陣營插手調查組人員構成,影響調查獨立性。(完)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