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消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名誉顾问唐纳德·斯通教授(Donald Stone),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当地时间2021年1月21日20点在纽约去世,享年79岁。
这样的讣闻我写过很多次,但是当讣闻的主角是我认识和喜爱的老师,那种震惊难以形容。2013年,我有选修维多利亚繁盛时期的文学艺术(High Vic)课程,在这门课上我们带着《诺顿英国文学选集》,听他讲述维多利亚时期作家和艺术家。我们不称他斯通教授,都叫他斯通爷爷或者石头爷爷。
作为学生总会发现,不是所有老师都热爱教学。比如一位老师曾经告诉我们,他认为现在的大学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学生给钱,老师上课,是一个商品经济的逻辑。这位老师说得有一些愤世嫉俗,但学生上课被看成交钱拿文凭的情况也很常见。不过在斯通爷爷这样的老师这里,作为学生可以感受到他的热情。
有时候在课前,他会拿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当天课上会讲的主题,然后犹如植物生长一般,慢慢写下和这个主题相关的作品,直到写满整个黑板。他非常喜欢中国学生,总是和我们说,美国学生理解不了的笑话中国学生能懂,说中国学生总是能够发现文学里新的解读,说这里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
有一次我缺课,和他说我实在有事,他对我说:我不遗憾,查尔斯·狄更斯才遗憾。他就是这样热爱英国文学,又语带机锋,不知不觉中通过人格魅力把那份热爱传递给了学生。他告诉我们,原本学历史的他,因为阅读了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所以决心投身英国文学。
课上,他会给我们探究小说中的人性,比如他非常喜欢安东尼·特罗洛普,会用他的小说《巴塞特郡纪事(二)》开头讲解人性幽微。小说的一开头,老主教年迈且卧病在床,但是当时的政府摇摇欲坠,如果老主教在政府倒台前死去,儿子就会获得主教职位;如果老主教一直活下去,政府倒台后,儿子就无法继任。儿子既盼望父亲立刻去世可以继承他的衣钵,又对自己产生这种想法感到懊恼。他用这样的开头让我们体会人性的自私和矛盾。
他也熟知文学理论,比如,他毫无疑问是个女权主义者。他讲自己最喜欢的夏洛蒂·勃朗特作品是她的半自传体小说《维莱特》,他认为,对简·爱来说,生活也太轻巧简单了,《维莱特》的男主人公是真的会丧命的,女主人公久经磨难,到最后也不不会迎来幸福的结局。他还提请我们一定要阅读其中女主角在画廊的经历——这一段里,主人公在画廊观赏画作,这些画作有“克里奥佩特拉”、“女人的一生”、“新娘”、“寡妇”,无一不展现出女性在男人的期待之下如何成长。
虽然斯通爷爷知晓文学理论,不过他并不喜欢在课堂上讲授那些,他总说,一旦有了理论,事实就不重要了,“理论家们毁掉了一篇又一篇佳作”。留作业的时候,也会反复和我们说,不要拘泥于那些文学理论,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
斯通爷爷也喜欢中国。他1982年的秋天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师范学院(现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教书,但和很多所谓的“外教”不同,他并不仅仅是生活在中国,而是深入研究了中国文学和艺术。虽然这门课并不涉及中国文学艺术,但他对这些内容的熟稔会时常流露在他对英国文学的评论里。比如,他说《维莱特》是“一本专注于黛玉的《红楼梦》”。比如有时候他会谈到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对徐志摩的影响。有时候他给我们布置的作业也体现出这种贯通,他谈到中国诗中有太多的顾影自怜,因此,让我们“选出罗伯特·勃朗宁的一首诗,说明它为什么应该被翻译成中文。”
斯通爷爷一些时候对文学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显得非常悲观,说出一些自暴自弃的丧气话,比如他会讲到,今天的人对柏拉图和他的滑稽想法只是感到好笑。但更多时候,他会鼓舞士气:“亚历山大征服世界,诗人征服亚历山大”,谈到前拉斐尔派如何用美来攻击世人的金钱崇拜时,他又会说:“上帝只是人类幸福的第二个来源,第一个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事物的美。”
在本院以外,斯通爷爷最著名的事迹就是给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捐赠。我和考古文博学院的老师谈起的时候,他们也都知道斯通的名字。其实,他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说到这些,比如说谈到透纳,然后说到自己拥有透纳的艺术品,当时我还非常震惊地想,做文学这么赚钱吗?接下来的话让我对这种庸俗想法感到后悔,因为他说,让我们去博物馆观看,因为他已经捐了。
斯通爷爷非常喜欢艺术品,为了购买艺术品,年逾古稀也在辛勤工作,他总和我们说他耳朵不好,后来知道那是因为助听器坏了也舍不得买新的。他在购买艺术品这一方面也很有心得。因为他觉得很多人买的只是艺术家的名气,所以有些作品很好,但是因为没有名气而无人问津,所以他捡漏的时候都特别开心。
直到他去世后,在阅读他的助教涂辰宇的回忆文章时,我才知道他的生活是多么节俭,不仅衣服行李修修补补,会为买便宜五毛钱的矿泉水而绕远路,还会在食堂把没吃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下一顿接着吃。就是这样节俭的他,按照博物馆的官方说法,在2007至2019年的十三年间,用毕生薪水购买了超过六百余件西方艺术品佳作(包括版画、素描、水彩等)及二十余件组中国文物,捐给北大赛克勒博物馆。
究竟是什么让他节俭一生,又捐出自己收藏的一切?答案或许依然停留在维多利亚时代,在那本改变了他一生的作品《米德尔马契》。这本书最后写道:“你我的境遇之所以没有落到它原本最坏的程度,有一半得归功于那些在默默无闻中坚守但死后却无人悼念的人们。”为他人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观念,被他实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