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題:中後衛·閃電戰·傷離別
——世界盃1/4決賽的三個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鄭昕
李金紅
隨著荷蘭主帥範加爾用“神換人”阻擋哥斯達黎加繼續上演黑馬奇跡。儘管巴西、德國、阿根廷、荷蘭堪稱世界盃歷史上最豪華四強陣容之一,但這4場1/4決賽的懸念與話題卻絲毫不遜於之前的比賽,而中後衛“擎天一柱”、開場“閃電戰”和大牌的“傷別離”則成為話題中的關鍵詞。
(小標題)“中後衛”——力挽狂瀾擎天柱
克洛澤對本澤馬、內馬爾對羅德里格斯,1/4決賽第一比賽日預定的豪華前鋒對決,卻演變成中後衛主宰走勢。胡梅爾斯、蒂·席爾瓦和路易斯分別扮演了德國和巴西兩隊的救世主,而依靠點球得分的非中衛“J羅”,卻品嘗了失敗的苦澀。
後衛利用定位球得分歷來是強隊剋敵制勝的法寶,特別是到了首先要立足於不敗的世界盃淘汰賽階段、高手對話相持不下之時。遠有1990年決賽佈雷默點球絕殺阿根廷,近有2010年半決賽普約爾頭槌擊潰德國。本屆世界盃後衛進球雖然屈指可數,不到總進球數的10%,但進入淘汰賽之後幾乎每粒後衛進球都意義重大。希臘中後衛帕帕斯塔索普洛斯的壓哨扳平,為希臘“續命”半個小時,更不用說巴西兩場淘汰賽的3個進球全由中後衛包辦。
中衛在“本職工作”上的出色是另一方面。世界盃小組賽進球多,頂級中後衛表現平平是一大原因,拉莫斯、皮克、佩佩、加·卡希爾等都有被對方前鋒“打爆”的一幕。隨著淘汰賽穩固後防成為重中之重,後衛的表現機會也更多了。胡梅爾斯、席爾瓦等人在比賽中不止一次門線救險,在對方和本方的禁區內,他們都扮演了“終結者”的角色。
(小標題)“閃電戰”——先發制人搶先機
剛剛經歷史上“最焦灼”的1/8決賽,有球迷總結說,等到下半場甚至加時賽再開電視,也能夠看到全部進球。但倘若在1/4決賽時如法炮製的話,至少有兩場比賽決定勝負的進球,他們都得錯過了。
第七分鐘、第八分鐘、第13分鐘,這分別是巴西、阿根廷、德國在1/4決賽中取得進球的時間,而對後兩支豪門而言,開場的進球也是他們全場的唯一進球。再看看阿根廷與德國上一輪淘汰賽的進球時間,第118分鐘、第92分鐘,幾乎是比著“磨蹭”。
本輪上演閃電戰的原因不難理解,由於進入八強後球隊從狀態和實力上更為接近,從攻防態勢上雙方都會試探,出其不意的得分將為球隊贏得戰術上的先機。德國與法國的比賽就是一例,穩守反擊的法國如果能守住半場比賽,之後很可能利用德國沉不住氣的間隙反擊得手。而率先取得進球,則意味著法國必須攻出來,而變陣後防線穩固的德國則可以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八強對決中唯一沒能進球的比賽同樣說明問題。哥斯達黎加面對實力上“碾壓”自己的荷蘭,從開賽就想把比賽拖入加時甚至點球,荷蘭人則在對墨西哥的死裏逃生中體力損失很大,再次面對鐵桶陣也沒有太多辦法,只得連打兩場苦戰。
(小標題)“傷離別”——再見說得太容易
巴西世界盃的賽場地理經緯度跨度大,長途飛行的球員們要迅速適應不同的氣候區,這對體能產生了極大考驗,從世界盃小組賽末期頻繁出現的傷病就可見一斑。而進入1/4刺刀見紅的比拼更是如此,除了因為失敗而出局的羅德里格斯等人令人扼腕外,四強球隊提前告別的大牌,更是讓之後的比賽少了幾分星味。
內馬爾由於在與哥倫比亞的比賽中腰椎骨裂,可能需靜養6周。目前已離開巴西訓練營的他,也許只能在看臺上甚至病床上為隊友助威。沒有了當家攻擊手的巴西,攻擊力更為堪憂。而本來有可能頂替內馬爾的威廉,也突然傳出受傷,讓斯科拉裏的排兵布陣捉襟見肘。
迪馬利亞身為阿根廷隊的“副駕駛”,和梅西同樣肩負為球隊提供活力和創造力的重任,在本輪比賽進行僅半個小時就下場的他,已經確診為右腿肌肉撕裂,世界盃之旅戛然而止。
南美雙雄遭遇重大打擊,進入四強的德國和荷蘭也並不輕鬆。荷蘭在1/4決賽前就宣佈硬漢德容因傷“報銷”,對哥斯達黎加比賽中荷蘭防線幾次被對手打穿的情景,讓“橙粉”們捏了一把汗。德國則遭遇流感侵襲,另外右邊衛穆斯塔菲肌肉拉傷,很可能繼續缺席比賽。可見,即將展開的半決賽將不僅是針鋒相對的戰術比拼,還是教練面對殘陣如何排兵以及挖掘板凳深度的全方位考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