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台媒稱,從美國天空飛來飛去的無人機,到印度民衆排隊瘋搶的手機,再到非洲的太陽能發電,越來越多的大陸制造,透過創新發展理念和高技術、高質量、高知名度,逐漸揚名海外,風靡全球。
台灣《中時電子報》網站14日報道,當美國多數廠商將無人機當成“玩具”時,大陸的無人機企業早已瞄准這空白的市場,以創新技術産品迅速搶占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根據統計,大陸無人機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已經過半。
在歐洲,自2013年6月華爲P6手機在倫敦首發後,華爲p系列在英國銷量穩定成長,P9月均銷量已達到上一代産品P8的5倍以上。在法國,P9較P8成長超過800%。華爲認爲,手機能打入國際市場的祕訣在“技術和市場雙輪驅動”。華爲每年至少投入銷售收入的10%用于研發。過去10年,華爲研發投入累計超過1900億元人民幣。
在亞洲,印度“米粉”似乎比當地的高溫還熱情。資料顯示,紅米Note3手機在印度2個月就售出超過60萬支。2015年第4季,大陸品牌已占印度手機市場的22%。
今年一季的印度可穿戴産品市場,小米手環占27.1%。印度《展望》雜志形容中國大陸手機“光滑、時髦,有工藝、價格低廉,它們是中國制造”。且大陸手機壓低了印度手機市場的價格,使一般人更有能力買手機。在韓國,小米耳機也進入當地耳機銷售排行榜前10名。
在非洲肯亞最大的基貝拉貧民窟,大陸制造的太陽能節能電燈照亮了更多居民的小屋。撒哈拉以南地區,4/5的人口有用電困難,讓大陸太陽能企業找到商機。
過去常有人認爲“中國制造”價廉質低,但如今大陸産品做到了物美價廉。如今"中國制造"帶來高性價比的觀念,正在全球消費者中擴散。
台灣《中時電子報》網站6月14日報道,通過研發和制造的結合,大陸漸將更多的“中國制造”轉化爲“中國智造”,在全球擴大影響力。
在大陸官方鼓勵下,大陸企業正在和大學、科研院所加強合作,聯手打造以創新爲本的生産模式,要改變“中國制造”爲“中國創造”。
“民企要想和歐美同行‘搶地盤’,只能靠創新。”川鐵電氣集團公司董事長梁霄就直言,大陸高鐵的快速擴張必然帶來大量技術難題,要如何解決,大學和設計院最有發言權。
至于如何把方案變成現實,企業最有發言權。在此情況下,産學研結合就成了産品開發最直接、最有效的管道。得益于這種創新機制,大陸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位置正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