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学界举行视频座谈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一周年

text

环球网北京4月9日电 中非学界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一周年视频座谈会今天举行。座谈会首先播放了2019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宣读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的视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蔡昉出席了座谈会,并发表了题为《胸怀两个大局 发展中非关系》的致词。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常务副院长李新烽主持了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郭红、王林聪,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赞方院长、赞比亚大学“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桑德·恩加兰德,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党委书记、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宏,南非中非交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王于晨,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章明博士,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关系室副主任刘中伟,以及其他中国和非洲学界的专家学者等共计80余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蔡昉在致词时说,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以及2019年4月9日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擘画了新时代中非关系的发展蓝图,阐释了中国与非洲各国进行广泛合作的行动方案,指明了中非文明互鉴、学术和智库资源合作的方向,对非洲研究者提出了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殷切希望。深入学习和增进理解习近平主席讲话和贺信精神,对于做好非洲研究乃至国际问题研究、加强与非洲学术界、智库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蔡昉表示,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与实践,必然与世界经济与政治环境紧密相连。认识世情及其与国情的关系,根本在于深刻认识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世界格局所发生的这一根本变化,证明了恩格斯在170年前对世界历史演变的一个精辟论断: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中心。这个变化首先表现为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中国家以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国家,世界银行定义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占全球总数,1992年为81.3%,2018年为84.1%,在这期间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5.3%大幅度提高到的36.9%。与此相应的是国际治理话语权的多元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变化为中非24亿人民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创造了更坚实的基础。

蔡昉指出,中非学术交流和智库合作,应该立足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平等交往和对等交流,以造福中非各国人民为目标,努力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的诠释,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可以为世界带来积极的变化。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国情,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国家也必然有着不尽相同的任务目标和优先序。同时,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既是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对世界和平和发展的贡献。此外,中非各国也都乐见中非合作的话语权牢牢把握在中非双方,希望包括第三方在内的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非洲观、中非合作观。中非之间的这些共同点已经足够多并且足够重要,因而也构成了足够深厚的民意基础,双方各国之间完全可以撇开差异性,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加强各方面合作,共同而平等地从合作中受益。

蔡昉强调,在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和非洲各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也有渴望和平与发展的相同理念,合作共赢也具备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既往发展经验奠定的基础。在历史上,非洲人民遭遇过殖民主义的残酷压迫,在独立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遭受过许多脱离非洲实际的“援助”理念的干扰。全球化的历史,特别是上一轮经济全球化的经验教训表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一样,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使所有的国家和一国内所有的群体均等获益,共享发展需要正确理念的引领以及在实践中参与各方的协同努力。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治理话语权的东升西降,中非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是基于投资和贸易领域的全球化趋势和共建共享理念,着眼于在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比较优势的互补。共同推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同非盟《2063年议程》的良好对接,是以造福各国人民为宗旨,加强双方合作的重要切入口。

蔡昉希望,通过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加强中非双方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的研究和分享,促进中非各国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为深入、最能持久、最具基础性的互联互通,是中非合作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当今的世界上涌动着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各股暗流,这些思潮以及受其影响形成的政策倾向,不可避免构成对中非合作的种种干扰。破除这些不利干扰,最管用和最靠得住的途径是实现民心相通。增进对彼此的文明和文化的了解,是深层的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而进行各国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对加强经贸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蔡昉最后表示,中国在70余年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种种奇迹,积累了中国经验,提升出中国智慧,形成了中国方案。同时,中国从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中也得出结论,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应该立足于自身国情,不应该照搬他国的模式。因此我们并不主张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更不会在合作中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然而,既然中非各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通的愿景,不同国家的发展条件和特征也曾经表现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各国发展经验仍然可以对其他方具有启发性和可借鉴性。因此,中国在坚持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挖掘利用人口红利、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略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作为非洲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借鉴。

座谈会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座谈会共分两大议程。议程一为学习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的精神。议程二为《中国非洲学刊》创刊号发布会。

在《中国非洲学刊》创刊号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蔡昉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为《中国非洲学刊》创刊号揭幕。谢寿光作了相关发言。《中国非洲学刊》常务副主编吴传华介绍了《中国非洲学刊》的创刊情况。(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