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保说,他已经快30天没与妻儿见面了。这是他做物业经理13年来的头一次。
连续51天的不间断高强度工作,在他职业生涯中也是不多见的。
往年的除夕夜,他都会在负责的小区里巡查一番安保情况,然后回到家和家人吃上一顿年夜饭,看看春晚。
但是庚子年春节,这样的惯例因为一场新冠疫情落了空。
1月22日武汉封城前夕,郑宗保的家人回荆州老家过年。“即使家人选择留守武汉,我下班后也不敢回家。”他工作的地方与此次疫情最早的集中发生地--华南海鲜市场仅一墙之隔。
郑宗保是武汉万科物业汉口区域经理,是这家地产公司在该区域6个小区的物业总负责人。其中,他管辖的万科汉口传奇、唐樾、悦庭三小区,因比邻华南海鲜市场,被武汉市列为疫情一级管控区域。
实际上,疫情爆发之前,华南海鲜城这座超级市场的危险,在小区业主眼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悦庭业主李冲表示,“华南海鲜市场里面充斥着腐臭的味道,烂菜叶子随处可见,污水横流,脚一踩进去,鞋子都会变黑。业主曾多次投诉要求主管部门将市场搬迁,但均无下文。”
2019年12月底,华南海鲜市场发现“不明原因病毒”时,郑宗保提高了警惕,“因为小区内有不少就是华南海鲜市场租户,还有自如、蛋壳这类的合租公寓。”资料显示,首批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其中一人就租住在这里。
这里是疫情的“核心地带”,小区则是“核心地带的CBD”,李冲这样描述当时的处境。他庆幸疫情在后来的时间里并未在小区大规模流行。
和李冲不同,郑宗保对于病毒的警觉,源于17年前他抗击非典时的记忆与经验。彼时,郑宗保是一名在山东青岛服役的军人,“当时为了支援地方抗击疫情,我们的部队负责在道口参与执勤。”
依照当时的经验,2019年的12月31日,“我们预计了最坏的结果,所以当时跟集团做了汇报,紧急采购了84消毒液,防尘口罩,以及一次性医用口罩,并启动了公共区域消毒工作,以及普及防控宣传措施。”郑宗保说。
物资采购到位后次日,横跨两个街区的华南海鲜市场宣布“休市”。
但业主中很少有人警觉,极少有人出门戴上口罩,郑宗保回忆说,直到1月15日,医护人员被传染的消息在业主群内传播,才让华南海鲜市场的邻居们开始觉得危险。
此后,业主们纷纷打电话询问物业疫情的情况,包括“小区内有没有确诊病例?疫情到底严不严重?”面对这些问题,郑宗保坦言,自己手上的信息也十分有限。但他认为,已经持续了半个月的防控措施,为业主争取了时间。
业主的紧张情绪很快传递到物业的职工群体中,“一位90后的前台小姑娘,家里人听闻她在华南海鲜市场附近小区上班后,每天打来三个视频电话询问身体情况,生怕她感染。家人的担忧让小姑娘好几次落泪。”郑宗保说,“作为物业行业,我们的服务是不能间断的。在加强员工防护措施的同时,尽力确保项目不停摆。”
郑宗保正在进行小区消毒作业。
1月23日、26日,武汉相继宣布关闭进出城通道,并在主要城区内对机动车禁行。社区居民的紧张情绪迎来顶峰。
当时,物业“管家”杨杰的手机每天都处于被“打爆”的状态。他需要每天拿着三个手机回应业主的询问,内容包括小区发病情况,以及疫情防控措施。他坦言,向业主解释时,自己手头上的信息很有限。
2月3日,郑宗保通过朋友圈,获悉小区内有一名业主被确诊。同日,他也从社区那里拿到了确诊名单,并按社区要求,将确诊和疑似病例楼栋信息对业主进行公示,对小区采取封闭管理措施。
此外,物业也开始升级消杀强度: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2次全面消杀,对小区楼道每一层进行覆盖式消杀;在小区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号召业主正确丢弃废弃口罩,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李冲回忆,“那段时间,我一度认为专业消杀团队喷洒的消毒水,味道都是好闻的,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封城的措施让郑宗保可供调配的人手捉襟见肘。他只能自己背上灌满消毒液的喷洒壶,穿上防护服对小区进行全覆盖的消毒。“给小区消一次毒,需要半天时间,一天要消毒两次,是目前物业能做的,最繁重的工作。”他说。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郑宗保还在2月初骑着三轮车,找了三家煤气公司拖回10瓶液化气,保证了职工食堂的正常运作。
“通过公司协调,小区也找到了蔬菜供应商。蔬菜包一直保持不间断供应,包括一颗白菜,两个白萝卜以及4个土豆。”郑宗保说,“通过小程序下单,然后业主分批下楼领菜。”
小区居民排队领菜。受访者供图。
业主间隔两米以上的排队领菜的场景,让他觉得新奇又踏实。
疫情之下,这座“风暴眼”里的社区在自救中找回往日的秩序。“确诊病例、疑似患者已经在‘应收尽收’的政策出台后,被转移到专业机构接受治疗,最后一个发热门栋也在全封闭中,等待隔离期结束。”郑宗保表示。
如今的小区,因为全封闭显得安静,需要出小区的居民已经熟悉了体温枪、防护服,亦不排斥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一位唐樾小区的居民告诉记者,他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节奏。李冲则开始憧憬疫情结束后的庆祝,到疫情过去时,真的很想出去大吃一顿,然后好好休息一天。
连续51天在小区坚守的郑宗保则告诉记者,每天晚上会在家人新建的平安群里汇报一天的情况,小区已经至少一个星期没有新增发热病人了,“曙光不远,希望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