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AI机器人公司Flexiv非夕(下称非夕)在佛山举行了第一百台自适应机器人投产下线仪式,这意味着其产品正式迈入了规模化量产阶段。
非夕的生产基地位于佛山一处偏僻的工业园区内。佛山是制造业重镇,陶瓷、家具、家电是其重要产业,非夕落地此处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这家成立仅4年的年轻科技公司脱胎于斯坦福工业机器人实验室,由创始人王世全主导,研发和生产了世界首台自适应机器人Rizon拂晓(下称“拂晓”)。
据介绍,自适应机器人拂晓融合了工业级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能够实现拟人般的手眼协同。例如,传统的机械臂需要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固定任务,而该公司的机器人却能适应不确定的工作环境,在受干扰的情况下(例如人类用手推动它偏离轨迹),仍能迅速回到正常工作状态。
在此次活动上,非夕还发布了新版本机器人拂晓4s(Rizon 4s)。其在拂晓4的基础上内置了更多新型的先进传感器,适用于对力控要求更高、环境复杂,甚至是空间受限下的操作任务,比如高精密零部件的复杂装配。
自2019年4月正式发布自适应机器人拂晓后,非夕科技在近一年内完成了核心技术、产品及工业解决方案的发布,与不少国际头部企业达成了合作,完成了自有工厂的建造和启用。
非夕方面表示,目前其合作方包括3C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部署并应用自适应机器人于精密装配、打磨抛光等生产环节,部分应用已实现批量化复制。
不过要谈真正的普遍应用,非夕还为时尚早,目前投产的一百台还只是个开始。在国内,它首先面对的是更具知名度和量产能力的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的激烈竞争。智研咨询2018年的数据显示,四大家族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7%,而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仅为8%。想要在这个被外资品牌霸占的先进工业市场获得客户认可,非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学术界人士介绍,力控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到2012年左右,库卡等代表性机器人企业发布了第一代协作型机器人,即可以配合人类工作的机器人。但这类产品更多用于展示,至今也还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非夕的自适应机器人比协作型机器人还要更进一步,自然更增加了一层商业化普及的难度。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工业用机器人有极大的前景。在“新基建”和“工业互联网”备受关注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工厂正走向自动化、信息化,在智能制造方面发力。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全球占比36.2%。2018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15.43万台,增长11.8%。预测显示,上述数据将持续增长。
融资方面,天眼查App显示,非夕于2017年2月完成1.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高榕资本、真格基金、顺为资本、MFund和清华研究院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