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當心踏入“反全球化陷阱”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 壯錦)在某些短視政客的誤導下,歐洲踏入“反全球化陷阱”的危險越來越大。

數天前,歐洲議會為迎合遭遇困境的鋼鐵、陶瓷和紡織等行業的利益團體,不顧中國沒有傾銷上述產品的事實,也不顧中國市場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任性”地通過了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決議。這一決議借公平競爭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實質上就是反全球化。

反全球化潮流還在歐洲一些主要國家中涌動。在上月底舉行的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奧地利自由黨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斬獲高達36%的得票率,贏得爭奪總統職位的機會。

在今年3月德國3個州議會選舉中,在難民問題上反對“歡迎政策”的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表現強勁,分別在各州議會中獲得席位。

歐洲反全球化暗潮涌動,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衝擊下,歐洲經濟增長乏力,外來移民等社會問題突出,民眾普遍對現狀存在失望和不安,不滿本國執政黨。

歐洲議會在決議中聲稱,歐盟一些企業和工會組織擔心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後,將有更多中國商品進入歐盟市場,從而威脅歐盟企業生存、影響歐盟就業。歐洲議會從一些團體的狹隘利益出發,做出這一決議,是找到了錯誤的題目和目標。

歐洲的保護主義不能把中國當作一個靶子。

眾所週知,全球化的自由貿易對雙方都有好處。數據顯示,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歐之間每天的貿易額就超過了10億歐元。

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促進中歐關係長期良性發展,有利於歐洲吸引中國資本投資,同時中國經濟創新轉型也將為歐洲企業創造機遇。

歐洲一些產業深陷困境,其實與中國無關。現在是歐盟反省為何自身競爭力不斷下降的時候了。

歐盟應多從自身找問題:監管過度限制了整個工業創新和投資的能力。歐盟各國政府應推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減少繁冗的規則規章,使企業能夠更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歐盟與貿易夥伴的反傾銷爭端自然會減少。

中國商務部13日發表聲明強調,終止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是世貿組織各成員應遵守的國際條約義務,並不取決於任何成員的國內標準。

歷史已經證明,不是衝突,而是對話與合作,才能消除誤解、拉近距離。明智的決定是向前看,歐盟當局應與中國加強對話,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否則,踏入“反全球化陷阱”,歐洲經濟復蘇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