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堡礁、美国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印尼苏门答腊热带雨林遗址、瑞士少女峰……这些世界自然遗产正在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破坏。
根据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后文称IUCN)最新发布的报告《IUCN世界遗产展望2》(IUCN World Heritage Outlook 2),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发生变化,世界遗产名录中的62处目前正处于危机边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面临完全被破坏的危险。
这是IUCN在2014年发布第一份报告后的首次更新,和之前一样,IUCN盘点了当今全部世界自然遗产所处的状况,分析受到的威胁并提出解决方案。在三年前的报告里,气候变化是自然遗产最大的潜在威胁,而三年过后这个预言不幸成为了现实,它让岌岌可危的自然遗产数量从当时的35处上升到了现在的62处。
自然遗产健康状况分布图,绿、浅绿、橙、红四色分别代表由健康到危急的不同状态
气候变化首屈一指的问题就是全球变暖。当全球气温越来越热,目前在坦桑尼亚一侧的乞力马扎罗山、加拿大境内的落基山、瑞士少女峰都在遭受山岳冰川萎缩的困境。而冰川融化又导致了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后同样危急美国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在内的湿地以及恒河三角区的孙德尔本斯红树林。此外升温后的海水直接导致珊瑚白化,当前北半球的伯利兹珊瑚礁和南半球的大堡礁均已出现严重的白化现象。
一边是水,一边是火焰。近年来野火的数量持续攀升,焚毁大片南非开普敦克鲁格国家公园的硬叶灌木丛,也让墨西哥米却肯州的黑脉金斑蝶数量骤减。
乞力马扎罗山的山岳冰川萎缩对比(左图1993年,右图2005年)
在当前的241处世界自然遗产中四分之一已经处在危机边缘了,如果气候状况没有改善,还有55处遗产将会恶化。而除气候变化因素外,这些自然遗产也在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旅游业的不可持续发展、盗猎和建筑工程的威胁。
在全球不同地区,自然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不太一样。例如在非洲、南美和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超过一半的自然遗产情况堪忧;而在欧洲、大洋洲和亚洲情况稍好,遭到破坏的自然遗产数量约占三分之一;情况最好的是北美,90%的自然遗产目前状况都很健康。
三江并流
目前来看,中国的保护状况是比较乐观的。在当前的15处自然遗产中,峨眉山、黄山、三清山、丹霞地貌、澄江动物化石群都处于健康状态,九寨、黄龙、泰山、武夷山、可可西里、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天山状态良好但存在轻微隐患,只有三江并流和武陵源的问题较为严重。
经过三年的改善,当前乍得乌尼昂加湖泊群健康状况良好
不过从全球看来也并非只有坏消息,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自然遗产遭到的破坏是可以减轻甚至好转的。例如在科特迪瓦科的莫埃国家公园,当地冲突的结束和科学的管理已帮助大象和黑猩猩恢复到了原有的数量;包括乍得乌尼昂加湖泊群、突尼斯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俄罗斯中斯科特阿林地区、尼日尔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在内的十几个自然遗产原有的问题也均有明显改善。
或许这些状况改善了的世界遗产可以把做法和经验分享出来,让更多正在恶化的自然遗产情况有所好转。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