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撥百億元專項資金治理大氣污染

新华社

text

(記者倪元錦)中國財政部16日下撥專項資金80億元,支持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其中京津冀是重點。中央財政2014年共計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00億元,餘下20億元將於下半年擇機下撥。

環保部同日公佈的4月份全國空氣品質顯示,京津冀13個城市中有北京、天津等9個位居全國空氣最差10名,剩餘1席是京津冀周邊省份的山東省省會濟南。

業內人士指出,研究表明,中國每年因空氣污染造成的疾病成本超過6000億元,儘管暫時難以評估這相當於拉低多少個百分點的GDP,但從“國民健康到“產業佈局再到“人口紅利,霧霾正悄無聲息地“侵蝕中國經濟。

梁天成(化名)的媽媽為他重金購置“價值5位數的進口室內空氣凈化器。這名12歲的男孩本身就因過敏體質,對十幾種樹木和花朵散發的氣味過敏,霧霾頻發更是令其上呼吸道“雪上加霜。

萬元以上的產品成為很多消費者的“放心首選。有分析預計,中國空氣凈化市場年需求量有800億元的市場規模。然而,“霧霾經濟蓬勃的背後是健康威脅。

“孩子從小就愛生病,大都與呼吸道有關,上學後每學期病四五次,去醫院霧化是家常便飯。梁天成的媽媽說,在家開空氣凈化器,出門天不藍就戴口罩,上學帶胖大海、羅漢果泡水,緩解喉嚨不適。

2013年底,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PM2.5確定為致癌物。倫敦煙霧事件造成直接死亡人口1.2萬,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空氣污染造成的過早死亡人口約20多萬,“霧霾健康損失研究顯然比“霧霾經濟更值得關注。

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指出,基於“AQI新國標中6項污染物監測數據,2013年,1、2級“優良天數累計176天,全年佔比僅48.2%。

北京市人大代表、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說,2013年底,他和另一位專家在醫學類權威雜誌《柳葉刀》上發表文章稱,“結合世界銀行等研究機構做了估算,中國因灰霾、PM2.5污染致過早死亡約35-50萬,平均折壽0.72-1.85年。

中國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創造騰飛奇跡的同時,也付出環境退化的沉重代價。霧霾等污染帶來的隱形經濟損失,正降低世界對其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在老百姓熱議口罩、空氣凈化器等“霧霾經濟大幅提升日常支出時,北京、天津、河北也在為此研究關停污染企業、轉移和疏解產業,以期GDP列車不再狂奔乏力。

國務院近期發佈《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到2017年,河北省鋼鐵產能削減6000萬噸,相當於全省1/4產能。其中唐山市的4000萬噸壓產任務,將直接影響近10萬人就業。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全省鋼鐵產業工業增加值佔GDP13.9%、佔財政收入11.6%,近61萬人就業。

受訪專家指出,須重新定位發展模式和目標,重回“經濟健康“國民健康軌道,若經濟增長不受環境承載約束,排放污染的成本遠遠小於其收益所得,經濟主體就會只盯著“經濟產出,而無視“污染排放。

“治污先治官,需破除慢慢治理思想。王金南指出,中國必須用國際最先進環保標準自我要求、用最嚴格環保法律治理污染,不可用“先保經濟發展“西方治理也是幾十年作為後退藉口,當務之急是降低GDP考核權重。

新修訂的《環保法》提出將“環境治理納入考核。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杜少中認為,“納入考核的更深層次,是在決策過程中,重視“規劃環評“政策環評,而不是目前的“項目環評。

“現在應重視區域規劃環評,以及比規劃環評重要的政策環評。在決策過程關注環境,在執行、執法、監督層面關注環境,並利用更多的市場手段。杜少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