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纽约时报》和CNN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在今年4月底被特朗普政府解除职务的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下属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及发展管理局”(Biomedical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的局长瑞克·布莱特(Rick Bright),已经正式向美国特别检察官办公室(Office of Special Counsel)提交了一份举报材料,举报特朗普当局的高级卫生官员违规解除他的职务。
布莱特在这份多达89页的文件中控诉说,特朗普当局的高级卫生官员在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曾多次忽视来自他的警告,而后又不顾他的劝阻想强行推广未经科学证实的药物去治疗新冠肺炎。而他则因为反对遭到了报复,被变相“革职”。
在提交了这份举报材料后,布莱特还专门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吐槽了他对特朗普当局的诸多不满。
CNN就在报道中引用布莱特的说法称,布莱特对于特朗普当局“任人唯亲”和“只讲政治不讲科学”的做法尤为不满。
“在进行决策时,我被逼着要让步于政治和裙带关系,而不是听从政府中优秀科学家们的建议”,他说。
而在此次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布莱特则透露他曾在今年1月多次在内部会议中向特朗普当局的高级卫生官员发出警告,让他们留心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可能会在美国出现严重短缺的问题。
布莱特称,当时他曾经收到一家大型口罩生产商的老板的邮件,说如果政府愿意出资,他可以立刻就把当时还处在闲置状态的N95口罩生产线重新开动起来,提前进行准备。
可这些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高级官员却对他在1月就发出的警告与担忧不屑一顾,还对他会有这种担忧感到意外,甚至后来对他的警告还表现出了某种“敌意”。
“现在事情已经越发清楚了,那就是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领导层当时对于美国口罩短缺的现实问题,并没有采取任何准备措施”,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当时布莱特还曾找到一位难得认同他观点的特朗普的顾问求助,希望后者能将他的担忧和建议直接向特朗普汇报,这个顾问就是特朗普的白宫贸易顾问皮特·纳瓦罗。但从美国媒体此前的报道来看,纳瓦罗当时发出的警告,也同样被特朗普当局给忽视了。
而后,在美国的疫情彻底爆发后,布莱特又因为用药的问题,与特朗普在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亲信”们发生了冲突,并最终导致了他的“出局”。
从CNN的报道来看,由于特朗普一直在鼓吹一种名叫羟氯喹的药物能够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所以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官员就要求布莱特所掌管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及发展管理局”去用纳税人的钱去大规模的推广这种药物。
但布莱特表示,由于特朗普对于这种药物的说辞很多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所以出于对科学事实的尊重,他并没有按照特朗普的亲信的要求去办,仅让这种药物停留在了医院使用的范畴内。可特朗普的亲信却并不满意,要求他必须让药店里也有这种药物出售。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忍无可忍的布莱特这次则选择将这些政府内部的冲突,泄露给了一名路透社的记者。
另外,《纽约时报》还透露,布莱特与特朗普当局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在此次疫情之间就已经相当紧张。
原来,布莱特之前掌管的这个“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及发展管理局”(Biomedical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虽然是美国公共和卫生服务部下属的一个小部门,其职责却不小,要负责与美国的医药行业合作去应对潜在的大规模疫情、以及生化恐怖主义袭击,其中除了投钱与药企合作研发药物与疫苗,还需要从医药企业采购和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
而在这方面,布赖特就表示特朗普在美国公共和卫生服务部的亲信就总想让他多照顾特朗普的关系户,比如一个与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的朋友有关联的药厂。但布赖特一直都对于这种做法非常抵触。
目前,根据CNN的报道,布莱特和他的律师认为,布莱特这些处处与美国公共和卫生服务部的特朗普亲信“作对”的行为,很可能令他遭到了报复,导致他被调离了岗位,遭到变相“革职”。布莱特和他的律师的诉求则是让他官复原职。
但布莱特在美国公共和卫生服务部的领导则表示布莱特的说法是不实的,他们也没有开除他,而是给他调任到了美国国立卫生院,并给予了他最多10亿美元的经费支持,以负责更重要的新冠肺炎科研应对工作。
此前,CNN的报道称,在4月底布赖特刚被宣布调离岗位之后,曾有美国公共和卫生服务部的官员攻击布赖特,称他管理不善,虐待员工,在做决定时也不知道与领导沟通。但CNN获得的一份2019年5月对布赖特工作的官方评估中却没有这些对他的批评。
而《纽约时报》当时的一篇报道则显示,他在该部门内部的口碑确实比较两极化,有的人认为他做事很规矩,但有人则认为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太具“对抗性”。
但不论如何,CNN认为布赖特此次正式举报美国公共和卫生服务部领导层的做法,让人不得不对特朗普当局的疫情应对——到底是基于科学依据,还是基于政治倾向——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