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人臉是“打”出來的?

text

新華社華盛頓6月9日電(記者林小春)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美國一項對人類祖先南方古猿的新研究認為,人臉尤其男性的臉長成如今的模樣,正是為了儘量減少在“被打臉”過程中所造成的傷害。

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9日在《生物學研究》雜誌上說,對距今500萬年至4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骨骼化石的分析表明,南方古猿的臉部最堅硬之處也是在爭鬥過程中最容易受擊打並受傷的地方,包括下顎、顴骨、鼻梁和眼眶骨架等。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這些地方朝著儘量減少傷害的方向發展。比如,與黑猩猩和大猩猩相比,南方古猿的下顎長度縮短,而硬度與強度增加;顴骨尺度增加,硬度也增加;眼眶骨架增大等。

論文第一作者戴維·卡裏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南方古猿進化出一系列有助打鬥的特徵,比如它們的手可以握成拳,手部肌肉骨骼系統也有助更有效地擊打。而在人類的徒手搏鬥中,臉部通常是首要目標。“如果手部的進化與打鬥行為有關,我們可以預期,被擊打的首要目標——臉會朝著更好地保護它不受傷的方向進化”。

卡裏爾還說,對古人類進化史的研究表明,臉被打的部位不僅僅是頭骨中最堅硬、最容易受傷的地方,也是造成雄性與雌性頭骨最具差異之處。“換而言之,男女臉型有差異,是因為男性在打鬥中易骨折的頭骨部分相對較大”。

此前佔主流的一種假說認為,人臉的進化主要受飲食驅動,是咀嚼堅果等堅硬食物的需求結果。但最近一些研究分析古猿的牙齒磨損後認為,多數古猿並不咀嚼堅硬食物,對飲食假說提出質疑。

不過,新研究也有一個可能存在爭議的地方,它認為暴力在人類的進化歷史中發揮重要作用。法國著名哲學家盧梭等人認為,在文明出現以前,人的本質是好的,是“高貴的野蠻人”,而文明“腐蝕”了人類,讓人類變得暴力。

對此,卡裏爾說,考古證據表明,從類人猿到智人,人類的早期祖先的搏鬥能力一直在提高,“我認為我們的觀點是合理的,填補了現有理論一些長期存在的漏洞,可以解釋我們臉部的肌肉骨骼結構為何形成今天的模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