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要去哪兒:後“七大”時代的內政外交走向

澎湃新聞

text

【亞太日報訊】時隔36年,朝鮮勞動黨再次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國際輿論界普遍認為,勞動黨“七大”後的朝鮮將正式進入“金正恩時代”,預示著朝鮮國家政權過渡時期的正式結束,也為朝鮮內政外交新一輪次的調整打開了政策視窗,其方針指向及具體走向令人關注。

“先軍政治”將轉為“先黨政治”?

朝鮮勞動黨“七大”不乏亮點,尤其是在領導體制、党建方針、經濟戰略和外交路線等多個關鍵性方面的一系列的新調整與新變化,將對朝鮮未來一個時期的內政外交政策及其走向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朝鮮能否從積重難返的內憂外患的長期窘困局面中,抓住稍縱即逝的難得機遇,最終迎來持續向好的生存與發展的轉機,不免讓人有所期待。

朝鮮勞動黨“七大”產生了新一代的領導集體,而金正恩被毫無懸念地推選為朝鮮勞動党新的最高領導人,出任朝鮮勞動党委員長這一新的黨內最高領導職位。

朝鮮勞動党政治局常委、委員和候補委員的人事關係變化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朝鮮黨、政、軍三大系統內領導格局的基本面,而一批80後的新面孔一躍成為新一屆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著實引人關注。

金正恩“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領導方法,加快高層領導集體年輕化的工作思路,將對朝鮮國家權力格局的新變化形成重要影響。

儘管按照“遺訓統治”的方針,金正恩一再表示絲毫不會放鬆並將始終堅持“先軍政治”路線,但不可否認的是,金正恩上臺後顯著加強了勞動黨在朝鮮國家權力格局中的領導地位尤其是對人民軍及相關武裝力量的統領作用。

2016年5月11日,慶祝朝鮮勞動黨“七大”召開的文藝晚會上,朝鮮軍人高歌。

當然,就此斷言朝鮮將會從“先軍政治”路線轉入“先黨政治”路線為時尚早,但這種對黨、政、軍三大關係格局的新調整尤其是加快充實和加強勞動党力量及建設的新的指導思路,表明了金正恩希望通過黨對軍隊的有力領導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執政根基和領導地位,這有別于金正日時代的一貫做法。

未來一個時期內,研判朝鮮內政外交政策及其走向的一個基本思路是,黨、政、軍三大組織系統在朝鮮國家權力格局中的地位匹配關係和實際領導作用。

朝鮮勞動黨“七大”顯著提升了黨在朝鮮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實際領導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這種影響力是否具有持久性和長期性仍有待觀察。

換言之,未來朝鮮是否會迎來真正意義上的轉機,取決於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對“先軍政治”路線確定無疑下的國家權力格局的調整和再造的實際成效,即不斷增強党的領導作用包括對軍隊的有力領導作用的成效。

這是一個涉及到朝鮮國家主導方針的調整甚至是根本性變化的大問題,需要進行長期觀察和仔細判斷。如果朝鮮對黨、政、軍三大關係的理順及調整最終落實到位,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尊重及承認,其內政外交政策會進行根本性的大調整,朝鮮將迎來真正意義上的轉機。

“商品化”已成氣候,對華貿易是生存關鍵

2016年5月9日,平壤一絲綢廠內,女工在工作。朝鮮勞動黨“七大”提出首個經濟發展五年規劃。

雖然金正恩在朝鮮勞動黨“七大”通過的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繼續切實貫徹勞動党關於經濟建設和核武裝建設並舉的戰略路線”,但他同時提出並強調要把朝鮮建設成為“五大強國”,即經濟強國、政治思想強國、軍事強國、科技強國和文明強國。這與金正日時期提出的以“強盛大國”為基礎建立“思想大國”、“軍事大國”、“經濟大國”的具體目標是如出一轍,但是顯著提升了經濟發展在國家戰略中的優先中心地位,這非常值得關注。

作為推進和實現“經濟強國”目標的一項具體性舉措,金正恩在朝鮮勞動黨“七大”上提出了執政以來的首個經濟發展五年規劃,即2016-2020年國家經濟發展五年戰略。

這項規劃以搞活國民經濟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為目標,以農業、能源、電力、輕工業、基礎工業等領域為抓手,強調展開對外經濟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重視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突出作用。

雖然金正恩執政以來,朝鮮經濟並未有明顯的持續好轉跡象,但是保持連續增長勢頭且糧食實現了連年豐產,這與近年來朝鮮的一系列經濟革新舉措分不開。

尋求經濟調整和民生改善的有效出路,這是長期困擾朝鮮國家高層的癥結難點,也是金正恩著力突破的政策重點,事關朝鮮能否實現生存與發展。

近年來金正恩的外出視察活動非常頻繁,2013年時一度超過了190多次,其中與經濟發展相關的有80多次,遠高於金正日時期的視察數量。

從近年來朝鮮新年聯合社論看,始終把促進經濟發展作為一個主攻問題,強調和突出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重大現實意義,致力於經濟復興的決心和信心非常強烈。

不過,朝鮮樹立的經濟發展與“先軍政治”並行的方針路線,意味著朝鮮對經濟政策靈活化舉措的理解及選擇仍然是十分謹慎和有限度的。

金正日時期,朝鮮曾經在2002年和2005年分別提出“7·1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和“經濟政策靈活化”的主張,這一度促進了朝鮮的市場化和開放化。

不過,2009年末的新一輪幣制改革措施壓制了這一發展趨勢,表明朝鮮當局要進一步樹立和發揚“我們式社會主義”的原則,加強計劃經濟管理秩序,逐步縮小和弱化了市場作用空間。這說明朝鮮對經濟領域的市場化因素比較敏感,但“商品化”氣候已經難以阻擋。

對朝鮮來說,能否盤活“四角開放”的對外經濟格局,始終是朝鮮國家高層的現實政策選擇。這其中,地處中朝邊境線的北部兩角,即“兩區一島”已經成為朝鮮經濟秩序調改的先行先試地區。

這表明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對華、對俄貿易,已經是朝鮮“謀生存,促發展”的不二之選,尤其是在朝鮮外部環境趨於惡化、經濟萎縮、飽受國際制裁之時更為重要。

不過,有限度的邊境開放舉措、單一化的商品貿易結構、多變性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政策等問題亟待突破和解決。

目前來看,朝鮮帶有極其濃厚政治色彩化的對外經濟發展政策,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性改變。當然,這也取決於朝鮮半島局勢變化和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等情況,而非朝鮮在態度、認識和政策上發生轉變就可以實現的事情。

優先突破美朝關係仍是外交工作中心

對朝鮮而言,在“先軍政治”路線的指導下,通過“擁核”、“擁導”進一步增強國防自衛能力,才能夠為國家安全和體制穩定提供切實保障。

儘管美國從未放棄瓦解或變革朝鮮現政權的戰略企圖,交替採取了“接觸”與“遏制”的對朝政策,朝鮮也採取了以“緩和”對“接觸”、以“強硬”對“遏制”的回應措施,反復強調將會利用核遏制力反制美國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但是朝鮮從未真正關閉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的大門。

朝美在先締結和平協定還是朝鮮先“棄核”這一問題上,立場相互對立,但是朝核問題只能通過合作與對話的方式妥善解決。

針對近年來美韓聯合軍演的步步施壓、不斷升級的態勢,朝鮮往往以連續試射各類導彈、進行新的核子試驗作為“武裝抗議”的具體行動,同時呼籲美國方面儘快終止對朝鮮的敵視政策和“孤立扼殺”行徑。

不過,朝鮮從未真正終止與美國進行各類場合、各個層次的接觸對話是不爭事實,其多次呼籲美方切實調整心態,推動雙方對話上升到新的高度,從而使朝美雙邊會談走出連續談判的怪圈。

由於足夠信任關係的長期缺失,對“適度緊張”局面的各自所需,致使美朝關係改善始終難以走出安全困境的陰影,而朝鮮是否先行棄核成為癥結所在。

在朝鮮看來,其堅定的擁核行動反倒為朝美關係的進一步接觸提供了充足理由,這從勞動黨“七大”的相關表述中可見一斑。

應當說,朝美兩國的接觸勢在必行,但雙方新的更大的政策舉措一時之間難以出臺。當然,朝鮮所期待的實現朝美關係的正常化在中短期內不會實現,朝鮮也不會放棄以優先突破朝美關係為中心的外交工作方針。

(作者系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