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綜合報導,2014年4月10日香港報章主要頭條新聞: IMF讚雙辣有效、 宋元遺蹟九龍城出土、「唐宮案」三被告全脫罪,成為本港報章的頭條新聞。
《文匯報》報道,面對供應漸增及美國加息時間步近,今年來本港樓市有所下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指出,本港的主要風險是可能出現物業價格失序調整,並觸發經濟活動、銀行貸款、家庭資產負債與樓市之間的惡性循環,在目前樓市上升周期實施逆周期對策有助維持穩定,但當局需因應宏觀風險減退程度,逐步撤銷印花稅等辣招,並在市況急速調整時加快撤招。不過,特首梁振英昨回應指,調控樓市僅初步見效,還要繼續搵地,現非「撤辣」時機。
《大公報》報道,雖然近期本港樓價逐漸回落,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樓市風險依然存在,若美國退市措施加劇資本流向及金融市場波動,或會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至於港府推出遏抑過熱樓市的「雙辣招」,IMF則力撐,強調「雙辣招」有助促進市場秩序和維持金融穩定,唯可因應物業市場步入正軌而逐步撤銷印花稅,若市況出現急速調整,更可加快撤招步伐。
《明報》報道,工程如火如荼的沙中線地盤「翻開」整片九龍城,更令封塵千年的宋元居民在九龍海岸聚居遺蹟和珍貴瓷器重現人間。港鐵委託考古專家早前在沙中線土瓜灣站地盤附近發現宋代時期的千年古井,至本周一終完成中期報告,證實發掘出多達239個考古遺蹟,及數千件出土文物,包括錢幣和昔日馳名浙江的龍泉青瓷。不過,其中一個宋元時期的千年方形井面貌完整,專家促原址保育,惟港鐵至今仍未承諾會保留。
《星島日報》報道,前政務司長唐英年位於九龍塘約道7號的大宅僭建地庫一案,被指向屋宇署作失實陳述及加建天窗的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及承建商,昨被裁定票控不成立,並兼得訟費。總裁判官李慶年裁決時指出,大宅施工期間,屋宇署12次的巡查,拍攝了58張照片,均沒有找到任何僭建的蛛絲馬迹,若地庫及天窗在取得入伙紙前建造,並不會逃過屋宇署人員的注意,直指屋宇署指控過於先入為主。
《新報》報道,中學文憑試通識科試題再掀爭議。其中一條必答題刊出2013年民陣發起的「倒梁」元旦遊行,以及建制派同日發起的「挺梁」齊心大遊行,但兩幅圖片都被故意修改,包括抹走特首梁振英被丟進垃圾桶的漫畫,考評局被質疑故意「河蟹」(和諧)。考評局解釋修改照片是要考生聚焦提問。多名通識科老師都認為,考評局只是以考核作考慮,並非有政治原因。
《成報》報道,中學文憑試通識科於昨天開考,大熱的政治議題又再出現。在卷一的三條必答題當中,要求考生說明香港管治的困難及核心價值,探討香港市民表達訴求的權利與自由和守法維持社會秩序的矛盾,並附上2013年1月1日當日,泛民和建制派各自在兩項遊行中的照片。不少考生都認為這道「政治問題」是全卷最難。然而這是當然的,因這題佔18分,分數比例佔卷一中最多。成報記者取得試題後,馬上到立法會走訪不同黨派的立法會議員,看他們會如何作答。一眾平時雄辯滔滔、帶頭示威的議員看着這份試卷頓時面有難色,大部分議員不諱言頗艱深,有議員形容:「要講香港管治難處,三日三夜都寫不完!」結果,不少議員也只是對題目評論一番,只有少數願意接受挑戰。
《經濟日報》報道,近日開始有資金流入本港之際,外資大行的環球投資策略亦出現「轉軚」,紛紛唱淡屢創新高的美股,其中有六大行看好新興市場前景,呼籲資金買入中資股。
《信報》報道,中信集團與中信泰富(267)的「合體」方案傳下周揭盅。中信泰富上月底宣布就收購母公司中信集團資產達成框架協議,中信集團將整體借殼在港上市。內地《財經》雜誌昨天報道,中信泰富鯨吞母公司資產的集資方案,將於下周三(16日)前後公布,方案包括增發新股、發行可換股債券、減持舊股及銀團貸款等,但可以根據市況作出調整,整體上市後國家財政部的持股比例將由原本的100% 一次過減持至70%,港交所(388)亦已經給予中信集團豁免,令公眾持股比例可低至15%。中信泰富接受查詢時,對報道不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