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下力量建设新动向值得警惕

中国国防报

text

↑日本“大鲸”号潜艇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新一代大鲸级柴电攻击潜艇首艇“大鲸”号近期在三菱重工公司神户造船厂顺利下水。预计该艇将于2022年3月正式服役。届时,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数量将达到22艘,基本实现防卫省设定的预期目标。

潜艇建设初具规模

早在2010年版《防卫计划大纲》中,日本就以所谓保护国家利益和“应对可能到来的威胁”为由,提出将现有潜艇数量由16艘增加至22艘。对此,日本防卫省采取“固旧补新”策略。一方面,将亲潮级潜艇服役时间由18年延长至24年。另一方面,加速建造以苍龙级和大鲸级为代表的新型潜艇。“大鲸”号服役后,将与先期服役的10艘亲潮级潜艇和11艘苍龙级潜艇共同构成日本海上自卫队未来水下力量的核心要素。

新艇战力提升

据日本官方数据披露,新近下水的“大鲸”号潜艇艇身长84米,宽9.1米,标准排水量达3000吨,艇员编制为70人。“大鲸”号潜艇将采用全新锂电池推进系统,以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其水下航行时间远超目前苍龙级保持的2周左右的纪录。“大鲸”号的下水,标志着锂电池技术已相对成熟,满足大规模装备潜艇部队的条件。

此外,通过移除传统柴电潜艇系统中的诸多部件,“大鲸”号潜艇的水下声学特征将进一步减弱,对手的监视与跟踪难度将同步上升。

在火力配备方面,“大鲸”号潜艇将与苍龙级配备同等量级的武器系统。据悉,该艇将在艇艏设置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美制MK-37鱼雷、日本89式重型鱼雷和AGM-84“鱼叉”反舰导弹,总载弹量保持在30枚。

未来动向值得警惕

近年来,日本屡次高调公布本国潜艇在亚太周边海域的活动情况。例如近期,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与“加贺”号直升机母舰、“雷”号驱逐舰等水面舰艇组成联合特遣编队,赴亚太重要海域举行联合演习,随后造访越南港口金兰湾。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的战略企图主要涵盖两大方面。一是借反潜演习,强化自身在亚太重要海域的存在感,实现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全方位、立体式”介入。二是配合美印太战略布局,以海上安全为牵引,提升与地区重点国家的防务合作关系。据报道,日本和越南近期有望签署双边国防设备与技术转让协议。一旦达成协议,日方或向越方出口一系列海上侦察与监视装备。今年7月,日本依据与越方签署的贷款协议,已同意出售价值3.5亿美元(约合23.4亿元人民币)的6艘巡逻艇。

日本在频繁公开潜艇建造与活动动向的同时,逐步升级对亚太地区相关国家的拉拢与扶持力度,势必增加外界对日本地区战略意图的疑虑,亚太海上安全形势也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季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