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场唤醒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的战斗

新京报网

text

作为院线重启后首部国产大片,《八佰》不负众望。该片于8月14日开启全国部分影城超前点映,首日票房破千万,8月17日起开始了二轮超前点映,8月21日起正式上映。上映第三天,票房已经突破6亿元,今日突破7亿元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

《八佰》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四行仓库保卫战。1937年10月,淞沪会战进入尾声,国军撤离上海,留下最后一支部队做最后的抵抗。

“八百壮士”(实际为四百多人)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以有死无生的姿态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

如果我们了解第二次淞沪会战的历史便会知道,其实在整个淞沪会战过程中,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都不大。

淞沪会战中比四行仓库保卫战更激烈、更残酷的战役有不少,但影视创作者“偏爱”四行仓库保卫战,主要是这场战斗的特殊性和罕见性——它是一场被“全程直播”的战役,战役进行过程中都有“观众”。

这是由四行仓库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国军以四行仓库为阵地,四行仓库西北面被日军占领,一河之隔的东南面则是英美租界。

四行仓库保卫战进行时,苏州河对岸的租界百姓,能清晰看到日军与国军的交战。这场被“全程直播”的战斗,也由此具备了重大象征意义。

昔日有哪些“观众”在“观看”这场战斗?他们又是以怎样的心态“观看”?复盘这一切,也是今日观众通过电影观看这一场战斗的价值所在。

谁在“观看”?

租界的外国人以及国际社会,在观看这场被“直播”的战斗。

他们的普遍心态是隔岸观火。比如电影里租界的外国人纷纷以战斗的结局做赌注,他们近距离地观看火拼就像是看热闹。虽然也有被英勇抗敌的国军打动的国际友人,但他们并不是多数。

苏州河上空还飘浮着一个飞艇,飞艇内一些外国军事观察员俯瞰战争。这代表的是国际社会的视角。

当时蒋介石寄希望以战争作为九国公约会议上谈判的筹码,希望英美等大国制裁日本的侵略行为。但各大国出于自身利益,对于日方的侵略仅限于聊胜于无的道德谴责,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约束力。

国际社会的“冷漠”背后,可以看到一个“弱国”的悲凉。

国民党高层,也是这场被“直播”的战斗的“观众”。

国民党高层是战争的决策者,但是他们连连做出最差的选择,无不折射出其腐朽和无能。

远离民众,不懂得发动爱国民众的力量,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战士的牺牲成了“表演赛”。

电影中,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为了争取不久后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联”的同情。奈何该会议延迟了。

最后,国民党也对四行仓库的战士做出撤退的命令。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传达了这一命令。特派员的说辞是:撤退是为国军保住种子。

这一冠冕堂皇的说辞可笑可悲:如果要撤退,那么战士们之前浴血奋战地保卫,意义在哪里?

电影对冲桥撤退做了戏剧化的改编:战士们英勇抗敌尚能守住士气、守住生命,但撤退途中只能成为日军的靶子。

▲图片来自网络。

这场战斗,唤醒了一批最重要的“观众”

但不能因为国际社会的“冷漠”、国民党决策者的“无能”,就抹除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意义。

这不仅在于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地保家卫国,本身就值得历史铭记;也在于这场战斗,唤醒了一批最重要的“观众”——苏州河对岸的中华儿女们。

他们当中很多人一开始对战争的态度是隔岸观火、麻木不仁。

就像租界里的太太们,一边在枪炮声中打着麻将,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我家有套房子在法租界,法国人肯定要保护的。”

但当他们如此近距离地观看了这一战斗,他们看到战争的血腥、残酷、死亡,看到中国军人在敌我军力悬殊、看起来必败的战争中的不畏战、不服输、不怕死,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冲击,原本已经沉寂的民族意识、家国情怀被充分唤醒。

他们意识到:他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在遭受侵略,而中国军人在以血肉守护他们一隅的安宁、守护国土的完整。

这一刻,他们精神觉醒并以各种方式加入这场保卫战。

电影的最后一幕令人感慨万千:四行仓库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的那一堵墙仍然存在,但这一堵墙的周边是今日遍布高楼、繁荣昌盛的上海。

历史的选择、历史的奥秘,都藏在这张对比图里,值得今日的观众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