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总在一步之遥

亚太日报

text

复苏中的电影行业梦魇又来了,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已令全国超三成电影院停业。今年七夕档创下近六年票房新低,不到2亿票房,比去年疫情复工后的七夕少了3亿多票房。

就在上周,电影圈的顶梁柱、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于冬突然被法院强制执行300万,迅速引来整个行业对其财务状况的担忧。即使博纳随后发声明“辟谣”,只是一桩小事——于冬作为兄弟于海离婚纠纷案的担保人,因于海未向前妻徐雅兰支付300万补偿尾款,导致于冬成了被执行人。

但始终打消不了外界对博纳的担忧。作为院线的博纳、作为片方的博纳均遭受疫情冲击,停工的三成影院中一定包含博纳旗下影院。而因疫情刚从暑期档撤出的《长津湖》,正是博纳今年拯救业绩押注的爆款。

这部电影去年开拍便赶上疫情延期,传闻因此损失1.5亿、总投资成本超13亿。如今被迫撤档后,要么去拥挤的十一档搏一搏,要么延迟去明年春节档,这样一来,博纳今年的财务状况又不容乐观。

博纳今年就只上了一部《中国医生》,票房不及预期地停在了13亿。参照外媒《综艺》爆料《中国机长》的4亿+成本,《中国医生》恐怕赚不了多少钱。与此同时,去年末IPO过会后的博纳,将近一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正式上市,恐怕回A股之路又将遥遥无期。

13亿豪赌《长津湖》,值吗?

从2014年徐克执导《智取威虎山》成功揽收8亿票房开始,博纳几乎每年都会上映至少一部主旋律大片。行业里津津乐道博纳找到了一条“复活”老港片的路子——跟老牌香港导演合作拍以动作、枪战、灾难等类型片包装的主旋律。

随着主旋律大片的票房从《湄公河行动》的10亿+飙升到《红海行动》的30亿+,博纳不断加码投资成本。“中国骄傲”三部曲《中国机长》《中国医生》传闻成本都在4亿+。到了《长津湖》,又翻了个倍到10亿+,票房目标定在了博纳从未达到过的50亿+。

然而截至目前,国产片总票房超过50亿的就《战狼2》《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三部。以押中这类超级爆款的概率来看,《长津湖》无疑是一场豪赌。

上一个豪赌的电影公司北京文化刚刚跌落神坛。2014年,进军影视行业没多久的北文便开始向资本市场讲《封神》三部曲的故事,2016年正式建组后,更是对标《指环王》三部曲2.8亿美金的成本,宣称将以30亿+投资《封神》。

如今五年过去了,北京文化遭遇一系列财务造假风波、退市危机,甚至《封神》三部曲都易了主——25%份额被打折6亿转让给西藏慧普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无论《封神》的后续票房如何,北文已经声名狼藉地退出这场豪赌了。

博纳此前的路子一直走得很稳,不知道是回A股之路需要像北文《封神》一样的资本故事,还是迫不得已接受了分配下来的“任务”。于冬在前不久的《长津湖》北京研讨会上,透露《长津湖》是两代甚至三代电影人都想要完成的一个重大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博纳影业接受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挑战。

《长津湖》项目肩负着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任务,要赶在2021年上映,同时又要保证品质。根据《金刚川》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迅速完成任务的经验,博纳找来了合作多次的香港导演刘伟强、徐克、林超贤“赶工”。

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2020年初,遇上疫情的《长津湖》丹东剧组,滞留了准备开机的1800人出不去,五六百主创航班管制进不去,前后损失超1.5亿,被迫停机一年等下一个有雪景的冬季拍摄。幸亏期间博纳没闲着,调走了刘伟强导演拍《中国医生》,也正是因为这部快产快销的电影,才让博纳今年业绩没那么难堪。

后来陈凯歌顶上刘伟强接棒执导《长津湖》。于是陈凯歌负责建立人物性格的段落,徐克负责大场面高潮戏,林超贤负责战争动作戏部分。分配挺合理,不过有点难想象这样“拼接”一部电影会出来什么样的效果。

不得不说,在如今这个疫情反复的时代,这样的大片项目显得有些奢侈,或许还有些不合时宜。开拍遇疫情,损失过亿,上映又遇疫情,每多延期一天,对公司现金流的考验就会加剧。

今年兴起轻体量的“哭片”不是没有道理。需要节源开流“自救”的电影行业,或许成本低、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的《我的姐姐》之流才是理性选择。而且大概率,8亿票房的《我的姐姐》赚得比《中国机长》多得多。

主旋律生意竞品多 电视剧生意又难产?

过去这些年,就在博纳革新主旋律类型片的同时,入局主旋律生意的同行越来越多,就连主打青春牌的光线都做起了主旋律的生意。

博纳的拼盘式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成功之后,北文复制该模式做成了《我和我的家乡》,今年“国字号”中影拿回主控权,又拍了《我和我的父辈》。光是今年7月,和博纳《中国医生》同期竞争的主旋律就有腾讯影业的《1921》和光线的《革命者》。

主旋律已经成了国产“重磅炸弹”最主要的类型,类似于以《复仇者联盟》为代表的漫改IP统治美国大片的地位。市场越来越趋于单一类型,这门生意就越来越不好做,因为同质化竞争加剧。北美市场被漫改一统天下之后,就剩迪士尼的漫威、华纳的DC电影神仙打架,留给其他大片类型的生存空间就不多了。

回到国内市场来说,主旋律再也不是博纳一家独大的差异优势。而且随着同质化竞争加剧,单一的主旋律类型统治市场,也会遭遇观众的倦怠一刻。今年的主旋律大片《1921》《革命者》《中国医生》票房均不及预期,便可看出端倪。

虽然主旋律的生意危机四伏,但博纳2018年就宣布要把主旋律模式复制到剧集领域,《红海行动》将拍摄成40集的电视剧版。与此同时,博纳还从《太子妃升职记》的作家鲜橙那里批量购买了《掌中之物》《阿麦从军》《淑女本色》等IP。有一段时间,博纳在剧集领域大肆招兵买马。

可三年过去了,《红海行动》电视剧版没了音讯,博纳只播了一部差点因审查“难产”的《阳光之下》,这部根据热门IP《掌中之物》改编的剧集,最终播出热度不及预期。

而且在该剧播出之后,博纳才开始了第二部剧的制作步伐,刚杀青了由《阳光之下》导演、编剧“原班人马”拍摄的情感悬疑剧《不期而至》。不知是出于稳健的投资心理,还是无暇顾及两边,博纳在电视剧领域的步伐,明显比同行慢得多。

此前,硬糖君谈及过去年遭疫情重创的电影公司纷纷加码剧集领域。去年,光线一口气宣了《山河枕》《君生我已老》等14部热门IP的影视剧。而早在2019年,光线就靠投资《流淌的美好时光》《我在未来等你》等五部电视剧,赚了8.94亿,占了2020年全部营收的八成。尝到甜头的光线,2020年便仅参投了《新世界》一部电视剧,将更多的资金投注于主控剧集的开发。

就在电影同行因疫情节衣缩食、负债累累时,光线2020年账上资金超过19亿,甚至今年4月还发布公告称拟购买理财产品的闲置资金就有26亿,真是羡煞苦熬大片的“博纳们”。

上市之路恐遥遥无期?

去年末博纳IPO过会的消息,原本给全电影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代表着久未放行电影股的资本市场态度有所改变。可现如今,9个月过去了,博纳始终没有正式挂牌上市。

有媒体采访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因为博纳还未在会后解决提出的相关问题。根据2020年证监会发审委公告来看,主要有两点业务问题:

一是博纳影业2020年财务报表难看,第二季度宣称凭借着影视剧线上发行、版权销售业务的增长实现上半年扭亏为盈,发审委质疑该业务是否具有持续性;二是博纳预计《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五部影片于2020年第四季度在院线发行,能够实现40.9亿元的票房,发审委质疑其定档时间和票房数据。

毫无疑问,博纳并不能解决发审委的问题。博纳参与出品、发行的《新神榜:哪吒重生》是调整到今年才上映,并未如约完成第四季度的承诺。

除此之外,据天眼查显示,博纳影业目前涉及的自身风险有10个,股东新华联控股是一大拖油瓶,1030万的股权被冻结。新华联控股自身风险多达618个,多次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对象、强制执行对象。抛开股东拖累因素,疫情反复导致电影市场的不稳定性,可能也是绊住博纳上市脚步的一大问题。

最近因疫情反复,很多地方电影院首当其冲地被关停。唱衰电影的声音不绝如缕,比如“00后正在抛弃电影院”“电影人靠流媒体剧本杀自救”等等。

博纳在资本市场的每一步,都生不逢时地错过了每一波红利,又赶上了电影行业一个又一个“至暗时刻”。对于这样一家始终扎扎实实做电影、也确凿引领了国产电影许多潮流的民营中流砥柱,不能不令人感到惋惜。

2010年,选择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博纳,上市5年仅融了不到5亿元的钱,而彼时在国内A股上的风起云涌的华谊等影视同仁们,动辄数百亿的市值。

决心退市回国的博纳,于2017年9月递交了A股的IPO申请,又赶上了国内影视资本退潮的“寒冬期”。先是IPO收紧,排队排了两年,又因为聘请的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问题,IPO申请被迫中止。接着就遇上疫情重创行业、博纳高管意外坠楼,最后好不容易等来过会的好消息,却仍无确切归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博纳回国冲A之路,总是一步之遥。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