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6月10日電(記者桂濤
朱小燕)青雲之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室。西出長安,甘肅天水境內的麥積山石窟是絲綢之路首站,也是佛教沿絲路東傳進入中國的重要路標。
約1600年前開始,來自中原與西域的大師名匠,手持斧鑿,在幾十米高的峭壁上雕鑿自己認知中佛的模樣。麥積山上保存至今的7000多尊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雕塑,見證了印度佛教藝術進入中國後與中原藝術的碰撞交融。中國化的佛教藝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被譽為“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的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但與龍門石窟中大部分雕像都為中原人面孔不同,麥積山石窟中,佛像面容受到西來的藝術風格影響,兼收並蓄,更為多元。
有的佛像耳大垂肩,鼻梁隆起,肩寬腰直,明顯有古印度餘韻;有的又雙眼圓睜,絡腮鬍子,一看就是胡人造型。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夏朗雲說,中亞、西亞、北非人特色的面容都能在麥積山的塑像中找到,有的還有歐洲人的痕跡。
在麥積山石窟中不僅能看到佛教自西向東的傳播痕跡,也能看到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以及中國文化自東向西的傳播。
第78窟正壁裏的佛像雕塑於1500多年前的後秦時期,是麥積山的首批佛像之一。可以發現,身披偏袒式袈裟的佛,在露出的右肩上還搭著一片衣角。
研究麥積山石窟藝術已20多年的夏朗雲說,東漸的印度佛像一般袒露右肩,但這在崇尚禮儀的中國儒生們看來顯得不雅,於是將佛像的右肩用衣角稍加遮擋,這樣既符合佛教儀軌,又讓中國人更容易接受。
“從麥積山石窟中佛像右肩的細微變化,就可以看出最早的佛教中國化。”他說。
這種最早出現在麥積山的佛像袈裟樣式後來向西傳播到河西、新疆地區。
專家說,麥積山石窟的佛像中,北魏早期作品明顯受印度風格影響,高鼻寬肩,長腿細腰;西魏作品則繼承了中原漢晉石刻的藝術傳統,清癯秀美,寬衣薄帶,服飾已經明顯漢化;而北齊、北周、隋三個朝代作品形態優美,衣褶精細,肌肉飽滿,已經是中原文化的大成之作,佛教中國化進程一望即知。
麥積山石窟的洞窟形制上也體現出西來佛教的中國化。
據夏朗雲介紹,印度佛窟多為中心塔柱形制,洞窟中央有雕鑿佛龕、佛塔的石柱支撐,而在麥積山約200個洞窟中,都以中國建築中更普遍的穹窿頂式形制出現,沒有一個有中心塔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