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8日電
題:內蒙古草原牧民的新式遊牧生活
新華社記者於嘉
勿日汗
茫茫的草原,肥壯的羊群,奔跑的駿馬,幾個白色的蒙古包散落在碧草藍天之間,宛如一幅精心繪製的水彩畫。
這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民族蘇木一處集體草場。當地牧民稱之為“夏營盤”,即夏季放牧場。
“夏營盤讓我們保留了一些遊牧傳統:我們夏天在這裡逐水草而居,並就地取材,發展草原家庭遊,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我們草原民族的遊牧文化。”27歲的鄂溫克族小夥子鮑洪波說,在當地,像他這樣遊牧的家庭有上百戶。
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廣大牧區開展草原建設,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地很多牧民實現定居,並在草場承包到戶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畜牧業生產。
也有一些牧區因地制宜,保留了部分集體草場,供牧民夏季遊牧。而牧民自家承包的草場則用來為牲畜過冬提供草料,還可以通過賣草,增加收入。
鮑洪波和他的父母就受益於這一小範圍的遊牧生態系統,家裏的牛羊膘肥體壯,自家草場打的飼草還遠銷香港。
“我們遊牧到離公路近的地方,還能辦個家庭遊的旅遊點,讓過往的遊客歇歇腳,騎騎馬,品嘗手把肉,也能給家裏增加些收入。”鮑洪波一邊說,一邊檢查蒙古包旁邊的太陽能電池板,準備著家庭遊的各項硬件設施。
由於客觀條件所限,能在水草較好的集體草場遊牧的牧民僅在少數。在更多草場已承包到戶的地方,一種新型的合作經濟模式已漸漸興起,牧民們自發組織成立專業合作社,把草場和牲畜入股,小範圍地進行遊牧,給草場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並共同抵禦生產風險。
今年40多歲的單春豔是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的牧民,也是當地一家牧民專業合作社的牽頭人。
“我們合作社有27戶牧民,大家以草場、牲畜和農機具入股。原來我家只有630畝放牧場,現在能達到上萬畝,完全可以小範圍遊牧,既能定期讓草場‘休息’,又能讓牲畜游動起來,它們抵抗力也強了,疫病也少了一些。”單春豔說。
“草原上的動物大多善於游動,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也一樣。合作社讓牲畜和牧民重新‘動’了起來,換來的是草原生態和我們生活的穩定。”單春豔說。
此外,還有部分牧民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租用草場,以實現“變定為動”的類似遊牧的生產方式。
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甘珠爾蘇木50歲的斯琴其木格養了近百頭牛、500多只羊,通過租用草場,使自家經營的草場總面積達到7000多畝。
“國家的政策讓我們實現定居,大大改善生活條件,我們自己創新,小範圍‘遊牧’,保護了草原,收入也有所提高。”斯琴其木格說。
今年6月,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成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
內蒙古農業大學草原文化研究所所長格日勒圖說,遊牧這種生產方式將得到延續和發展,對於改善牧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為高端畜產品生產創造條件,並防止資源耗竭性開發和避免環境惡化提供了新途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