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白先勇:我們的學校欠缺一套“文化教材”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駐香港記者淡然】“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我們的學生都沒有一套‘文化教材’,講清楚中華文化是什么,它好在哪裏,美在哪裏,怎麼去親近它,”著名作家白先勇2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當天,白先勇在香港拔萃女書院與來自兩岸三地的年輕學生分享寫作經歷。他說,當今年輕人應該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層的了解,“我看到近年來一些小學重新開設毛筆書法課、詩詞課,這是很好的。”

白先勇曾經在香港就讀小學和中學。他回憶說,當時老師對古文要求很高,必須大量背誦《史記》、《古文觀止》等古籍的篇目。“雖然當時覺得很痛苦,但回頭想想,確實非常有用,”他說。

2014年,已經離開教職20年的白先勇重回台灣大學,開設了“文學表現與歷史情境——《紅樓夢》導讀”課程,就是為了讓年輕人重新接觸經典著作。“他們說現在的學生很不耐煩看長篇巨著了。我說不行,不看不行,就開了《紅樓夢》的課,讓學生和我一起讀。”

談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年近八十高齡的白先勇仍然一臉興奮。他說,自己大學時期主修外國文學,隨後又在美國任教、定居。雖然經過西方文化洗禮,但多年之後,仍然對中華文化有著強烈的皈依感,渴望一種回歸。

“對中國文化,我一直有很深的關切、焦慮和期望,”白先勇說。

他說,自19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就處於弱勢,幾乎“一蹶不振”。20世紀初,國家面臨內憂外患,局勢動蕩不安,傳統文化難以復興,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失去了發言權”。

白先勇認為,21世紀應該是中華文化復興的最好契機。“現在我們有了經濟基礎,社會穩定,年輕人也開始在內心追求文化認同,因此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建設。當務之急是從哲學、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對過去的文化傳統進行一個全面、客觀的評估,”他說。

懷抱這一念想,2002年,當時已年過六十的白先勇開始了他的“新事業”——用他最愛的崑曲做“敲門磚”,把傳統文化重新帶進年輕人的視線。他和蘇州昆劇院聯合打造了更貼近年輕觀眾的“青春版”《牡丹亭》,一演就是十多年。

從2004年首演開始,“青春版”《牡丹亭》走遍了全世界,從劇場到高校,一共演出了270多場,把崑曲的“情”和“美”展示在無數年輕觀眾面前。白先勇說,他看到很多第一次接觸崑曲的年輕觀眾,看完演出之後“臉上發光”,仿佛經過一場文化的洗禮。

“我希望所有的中國學生,一生中能有一次看到崑曲,發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他說。

雖然已至耄耋之年,白先勇依然活躍在兩岸三地的文化舞臺上。談到不同地域年輕人之間的隔閡,他說,兩岸三地同根同源,希望年輕人之間多接觸,多交流,多了解,因為“文化交流是打破人為隔閡最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