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志存高遠和腳踏實地

APD NEWS

text

今年的兩會季,“中國夢是當仁不讓的焦點。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也得時刻關注平凡老百姓的期待和夢想。

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將“中國夢這個詞語闡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的理解也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一呼百應。不過,儘管人們同意這樣宏大的抱負應該建立在每一個人的理想之上,但他們也同樣明白,老百姓的夢想其實都是平凡而微不足道的。

最近有一段採訪在中國最火的社交平臺新浪微博上被廣為傳播,視頻來自於中國的中央電視臺。採訪發現多數民眾的夢想其實都很簡單——期待更好的生活,也就是多掙點錢,多吸口乾淨的空氣,還有安全可靠的食品。

一位接受採訪的女士說,她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找到男朋友,而另一位男士則說他想要做點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做的事情,比如說讓時光倒轉,回歸校園。

       圖為夜色中的中國國家大劇院。圖片來自網絡。

很難說,現在的13億中國人生活水準到底處在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哪一級上。該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中國夢,這個關乎國家未來的偉大願景,也許只有在老百姓的訴求得以落實解決的時候才能真正實現。

“民者,國之本也,這是中國古代一位先賢的箴言。要讓一個國家強大,須先讓它的子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今天的中國,人們最迫切也是最顯而易見的需求便是解決那些危及日常生活的問題:污染問題、食品安全以及財富、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等等。

這個冬天,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數次遭遇嚴重的霧霾天氣,公眾擔心糟糕的空氣品質會危害健康,同時也引發了普遍的反思,也許這就是數十年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驅動的經濟迅猛發展所帶來的後果。

2.5微米的顆粒物,這種可以滲透到人體肺部的粉塵,如今已是許多中國人的噩夢。人們為它取了不少綽號,用漢語特有的諧音創造了“京塵(京城)、“公霧源(公務員)、“喂人民服霧(為人民服務)之類的短語。

污濁的空氣也引發了公眾關於其他問題的熱議,比如說政府是否應該禁止人們在春節和元宵節時燃放煙花炮竹,而這種節慶方式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

除此以外,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個讓人們怨聲載道的話題。對國內乳製品業的高度不信任讓許多嬰兒的父母不得不從海外大量購買奶粉,因此而生的影響遭到一些國家或地區的譴責,它們開始設法限購,以保證本地消費者的需要。

今年3月1日起,香港開始限制出境旅客每人不得攜帶超過1.8公斤的奶粉,違令者將面臨高額罰款和至少2年以上監禁。此舉毫無疑問斬斷了內地父母一個安全而可靠的嬰兒配方奶粉源,而他們對自己所在的地方觸手可得的奶粉早已喪失信心。

在為期兩周的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應當探討上述提及的這些問題,並且給出實現“中國夢的可行建議。他們應當獻計,而不是浪費時間空談“中國夢。

同時,對國家和黨的政策寄予厚望的每一個人,也應該意識到為了國家的富強,一己要承擔起各自的責任。

普通民眾的自律自覺對於中國對抗環境和社會問題至關重要,只有“從我做起,才能助“中國夢一臂之力。畢竟,這才是人們走向美好未來的最實在的道路。

(編者注:本文譯自亞太日報英文網報導,原文請參照China Newshttp://en.apdnews.com/news/2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