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剧版《红楼梦》去年引爆旧金山,今年来中国了,你期待吗?

亚太日报

text

2016年9月,历时五年,花费三百多万美元的两幕英文歌剧《红楼梦》在美国旧金山歌剧院首演。

今年的9月8日、9日该剧将在北京保利剧院亮相,之后将赴长沙、武汉巡演,各演出2场。

这部长度相当于《战争与和平》两倍的巨著是如何被改编成一部英文歌剧的?

我们先来看看主创团队都有谁:

左起:赖声川、盛宗亮、叶锦添和黄哲伦

担任作曲及编剧的是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也称天才奖Genius Grant)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盛宗亮。多年留美的作曲家盛宗亮广受委约,北美、欧洲及亚洲每个著名的音乐机构几乎都曾上演过他的作品。

盛宗亮

担任联合编剧的黄哲伦,出生并成长于美国洛杉矶,曾就读于耶鲁大学戏剧系与斯坦福大学,1988年,《蝴蝶君》(M. Butterfly)荣登纽约百老汇舞台并公演成功,夺得托尼奖(Tony Award),是首位华裔托尼奖得主。

黄哲伦

著名华语导演赖声川担任导演,其30多部原创舞台剧包括《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如梦之梦》等。

赖声川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获得者叶锦添担任该剧舞台及美术设计,凭《卧虎藏龙》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华人艺术家。

叶锦添

几位主创有着相似的年龄和截然不同的艺术背景,在巨著《红楼梦》的凝聚之下,他们将这部18世纪经典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与故事,以生动的乐韵结合舞台艺术呈现在观众眼前。

此次在中国巡演的主演阵容,保留了美国旧金山首演阵容中的4名主要演员,分别是宝玉扮演者石倚洁、贾母扮演者张秋林、元春扮演者何佳陵、薛姨妈扮演者郭燕愉。

宝玉扮演者石倚洁

薛姨妈扮演者郭燕愉

贾母扮演者张秋林

而且还新加入了扮演黛玉的女高音武赫和扮演宝钗的次女高音石琳。

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有120个章节、400多个人物,展现了贾家的兴衰荣辱,并包含了深厚的儒家、道家、佛家三种哲学。

这部歌剧的起源来自于美国的一个华人基金会,传龙基金会。该基金会主要的活动内容是在西方传播中华文化。基金会希望制作一部歌剧来传播中国文化,于是联系到旧金山歌剧院。剧院经理就找来了盛宗亮。

担任作曲及编剧的盛宗亮说:

“在动笔写音乐之前,我先参与了歌剧剧本的筹划。如果剧本很成功的话,整部歌剧至少有40%的成功率。剧本写得很紧凑、很抓人,音乐再起到渲染的作用,就很容易出效果。”

“编剧黄哲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剧作家,但是他对《红楼梦》和中国文化不了解,读的是英语译本的《红楼梦》。我们在剧本上花了很多时间,光是把基本的结构弄出来就花了好几个月。”

“首先要决定保留和删掉哪些角色,比如王熙凤是一个色彩感很强的角色,在中国昆曲、越剧等艺术形式中,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亮点人物。”

“但是歌剧只有两小时20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把《红楼梦》缩减成一个45分钟左右的剧本,把基本的故事讲清楚,挑战很大。我们最终只保留了七个主要角色:贾母、王夫人、元妃、薛姨妈、宝玉、黛玉和宝钗。”

对于这样的删减,很多人有意见,赖声川导演说:

“我们只保留了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部分。原著中很重要的人物王熙凤我们也删去了,所以也有很多红学家对此表示不乐意。”

“这样的删改取舍,对红学家和很多《红楼梦》爱好者来说,可能是很残酷的事情。但当你问红学家关于《红楼梦》的解读,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虽然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也有过各种争议,但只保留七个主要人物这一点,我是从头到尾都非常赞成的。”

当初盛宗亮找到黄哲伦做编剧的时候,黄哲伦是拒绝的,因为歌剧《红楼梦》真的太难了,取材自这么一部被供起来的巨著,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对它的想象。

黄哲伦说:

“当盛宗亮找到我的时候,我还没有读过完整的《红楼梦》小说。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很美的人物,但是最让我着迷的是这部小说完整地描写了当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奢华。”

最终他成功地将其改编成了歌剧,他感觉意义重大: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能够将这样一部经典的中国文学著作改编成歌剧,介绍给国外的观众,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首演,我相信也可以赢得中国观众的喜爱,我很高兴能为我父母出生的地方做这件事情。”

曾经也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担任过造型设计的叶锦添对这次歌剧《红楼梦》的全新创作也很满意,他运用了许多纱的元素来呈现“梦”的情景,他说:“这次歌剧《红楼梦》的设计,我从曹雪芹身上得到很多灵感,但同时也很注重歌剧演出的特殊性,因此融合了这两方面的因素来做设计。”

同时,叶锦添在服装设计上把宝玉和黛玉比喻成石头和水,舞台上也有许多跟石头与水有关的设计。

“黛玉来的时候,是一个女孩子孤孤单单地搭船而来;她走的时候,也是在那个湖里面缓缓下沉,这是比较有诗意的画面。”叶锦添说。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段去年在洛杉矶首演时的歌剧版《红楼中》的经典一幕“黛玉葬花”:

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转内销”,我们都该乐见其成。希望以英文版歌剧《红楼梦》为起点,有更多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完成文化的有效传达。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